村店月西出,山林鹎鵊声。
旅灯彻夜席,束囊事晨征。
寂寂人尚眠,悠悠天未明。
岂无偃息心,所务前有程。
晨装行
村店月西出,山林鹎鵊声。
旅灯彻夜席,束囊事晨征。
寂寂人尚眠,悠悠天未明。
岂无偃息心,所务前有程。
【注释】
晨装:清晨起床出发。
月西出:指天色已晚。
鹎鵊声:指小鸟的鸣叫声。
旅灯彻夜席:指旅途中点着油灯度过长夜。
束囊事晨征:指早晨出发时把包袱扎好。
寂寂:静悄悄的样子。
所务:必须做的事。
前有程:前面的路程很长。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辛苦、思归之情的诗。首句写日暮而归,次句写山鸟啼鸣,三句写点灯夜坐;四句写拂晓出发,五句写寂静之境,六句写旅途之劳,七句写归家之路。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辛苦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晨装”,是说早晨起身出发。“村店月西出”的意思是说在村头小店的门口可以看到西边落下的月亮,表明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山林鹎鵊声”中的“鹎鵊”即黄鹂,是古人常用以代指春天的一种小鸟儿,它们喜欢在树林间跳跃鸣叫。这句意思是说,在这样美妙的春光里,听到山林中鸟儿清脆的鸣叫声,是多么令人愉悦啊。但是,这种美好的时刻很快就结束了。“旅灯彻夜席”说的是在旅行途中,为了照明,不得不点燃了油灯,彻夜未眠。“束囊事晨征”中的“束囊”即用绳子捆扎起来的包裹,是古代出行时常带的东西,用来装载衣物等物品。“事晨征”则是指早晨出发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开始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寂寂人尚眠”中的“寂寂”表示一种安静、清冷的感觉,说明此时四周非常安静,没有其他人在活动。“悠悠天未明”中的“悠悠”形容时间的长久,意味着天还未亮,黎明即将到来。这里的“天未明”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的心情。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当前生活状态的看法。“岂无偃息心”中的“偃息”指的是休息、安逸的意思,诗人在这里反问自己是否就没有想要休息的时候。“所务前有程”中的“务”指的是责任、追求,“程”是道路、路途。这句诗意味着尽管诗人有着休息的欲望,但他仍然面临着前方遥远的路途和任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风貌,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和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