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称英隽,有食主人鱼。
后来曰贤才,又受主人车。
伊予亦投刺,恩煦胡凋疏。
既睹主人面,复见主人书。
糊口百家周,赁庑三月馀。
眼见寒序臻,坐送秋光除。
西日惄饥肠,北风疾絺裾。
升堂有知音,此意当何如。

太原旅怀呈薛十八侍御齐十二奉礼

来时称英隽,有食主人鱼。

后来曰贤才,又受主人车。

伊予亦投刺,恩煦胡凋疏。

既睹主人面,复见主人书。

糊口百家周,赁庑三月余。

眼见寒序臻,坐送秋光除。

西日惄饥肠,北风疾絺裾。

升堂有知音,此意当何如。

注释:

  1. 英隽:英俊出众的人。
  2. 有食主人鱼:受到像主人一样待遇。
  3. 后来曰贤才:后来被称为贤才。
  4. 又受主人车:又被邀请坐车。
  5. 伊予:我。
  6. 伊:语气词,表反问或感叹。
  7. 投刺:投帖或名片,表示求见。
  8. 恩煦:关怀和照顾。
  9. 惄饥肠:饥饿难忍。
  10. 絺裾:粗麻布的衣裙。
  11. 知音:理解并赏识自己的人,也指知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游子在外求学或生活不易的诗作。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在太原的遭遇,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首联“前来称英隽,有食主人鱼”描述了诗人初到太原,受到主人的赏识和款待,如同贵宾一般。这里的“英隽”指的是才华出众的人,而“主人鱼”则暗示了主人对诗人的厚待。

颔联“后来曰贤才,又受主人车”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太原的地位提升,不仅得到了主人的赏识,还受到了邀请乘坐主人的车。这句中的“贤才”是对诗人的肯定,而“主人车”则显示了诗人在太原的影响力。

颈联“伊予亦投刺,恩煦胡凋疏”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尽管诗人受到主人的关怀和照顾,但这种关怀似乎已经变得稀疏平常,不再那么温暖和珍贵。

尾联“既睹主人面,复见主人书”则揭示了诗人与主人之间的深厚关系。诗人不仅见过了主人的面,还收到了主人的书信。这表明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和互相支持的关系。

最后两句“糊口百家周,赁庑三月余”描述了诗人在太原的生活状况。他为了谋生而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度过了三个月的时光。这里的“糊口”意味着谋生,“百家周”可能是指多种生计方式或资源,而“赁庑三月余”则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通过诗人在太原的经历,反映了当时游子的困境和辛酸,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