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陇水侧,落日客愁中。
古塞一声笛,长沙千里风。
鸟无栖息处,人爱战争功。
数夜城头月,弯弯如引弓。
塞上作
萧萧陇水侧,落日客愁中。
古塞一声笛,长沙千里风。
鸟无栖息处,人爱战争功。
数夜城头月,弯弯如引弓。
译文:
在陇水的边陲,夕阳下我满怀愁绪。
古塞传来悠扬的笛声,长沙千里之外吹来阵阵风。
鸟儿无处安身,人们只看重战争带来的功绩。
连续几个夜晚,城头上的月亮弯弯如同一张拉满的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居塞外的诗人,在傍晚时分看到的场景。他站在陇水的边陲,面对着落日和无尽的客愁。这里的“萧萧”形容陇水的声音,给人以凄凉之感。而“客愁中”,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诗人的视线转向远方,看到了古塞传来的悠扬笛声,这笛声似乎穿越了时空,带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然而,这种宁静并未能减轻诗人的愁绪,反而使他感到更加孤独。因为在这个充满战火的时代,和平似乎成了一种奢望。
诗人的视线再次转向了自然,看到了长沙千里之外的风。这里,“长沙”并非特指某地,而是泛指遥远的战场。这种风,既带来了凉爽,也带来了战火的硝烟味。诗人通过“风吹”这一动作,巧妙地将战火的氛围带入了诗中。
诗人的视线再次回到了自己所处的位置,看着城头上的月亮。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弯弯的月亮比作一张拉满的弓。这个比喻既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形状,又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