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一泉出,复与远公期。
石浅寒流处,山空夜落时。
梦闲闻细响,虑澹对清漪。
动静皆无意,唯应达者知。

注释:

和灵一上人新泉和灵一上人是诗人的朋友,他住在东林寺。新泉是东林寺的泉水。

东林一泉出,复与远公期。

东林寺位于浙江天台山,有“天下第三十六名刹”之称。东林寺的泉水清澈甘醇,被人们称为“东林之水”,为历代文人所称颂。诗人在《东林寺》中曾写道:“我愿长住东林寺,与君共饮千岁泉。”这里的“新泉”就是东林寺的泉水。

石浅寒流处,山空夜落时。

石头很浅,寒流从石头缝隙里流出,山空了,夜晚月光洒落在山上。

梦闲闻细响,虑澹对清漪。

诗人在梦中听到了泉水潺潺的声音,心境宁静,面对清澈的水面,思绪也平静如水。

动静皆无意,唯应达者知。

无论是动还是静,都没有刻意为之的意图,只有真正懂得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东林寺泉水的特点。全诗通过对泉水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和灵一上人新泉”中的“新泉”指的是东林寺的泉水,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泉水比作和灵一上人的好友。接着诗人描述了泉水的源头、流向和特点,通过这些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泉水的清澈、甘甜和珍贵。

第二句“东林一泉出,复与远公期”中的“远公”是指东晋高僧慧理,他是天台宗的创始人之一。这句诗意味着东林寺的泉水与慧理有着深厚的缘分,他们曾经有过约定,共同欣赏这清泉的美丽。

第三句“石浅寒流处,山空夜落时”描绘了泉水流淌的场景。这里的“石浅”指的是石头很浅,水流从石头缝隙中流出;而“山空”则暗示着夜色中的山林空旷而寂静。诗人在这里使用了对比手法,将泉水的流动与山林的寂静进行了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第四句“梦闲闻细响,虑澹对清漪”进一步描绘了泉水的动态美。诗人在梦中听到泉水潺潺的声音,心境宁静如水,面对清澈的水面,思绪也平静如水。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将泉水的动态美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联系,使诗歌更加富有情感。

最后一句“动静皆无意,唯应达者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认为,无论是泉水的流动还是静止都不需要刻意为之,只有真正懂得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这里的“达者”指的是懂得自然规律的人,他们能够领悟到泉水之美的本质。

整首诗通过对东林寺泉水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