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国无家访,临歧亦羡归。
途经百战后,客过二陵稀。
秋草通征骑,寒城背落晖。
行当蒙顾问,吴楚岁频饥。
【注释】
送王端公入奏上都:送,指为王端公饯行。王端公是作者的友人。奏,古县名,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上都,即上都路,元代首都大都(今北京)附近一带。
旧国无家访,临歧亦羡归:旧国,指作者故乡。旧国无家访,没有地方可去,只好在旅途中打听。临歧,指告别时。亦羡归,也羡慕能回家。
途经百战后,客过二陵稀:途经,经过。二陵,泛指帝王陵墓。百战,这里形容战争频繁。客,指旅居他乡的人。过二陵稀,说经过战乱后,很少有人能从外地来到京都。
秋草通征骑,寒城背落晖:秋草,指秋天的野草。征骑,指出征的战马。冷城,指荒凉的城镇。背落晖,说夕阳西下,映照在荒凉的城墙上。
行当蒙顾问,吴楚岁频饥:行当,将要。蒙顾问,将要受到询问。吴楚,泛指江南地区。岁频饥,一年比一年饥荒。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友人分别之际,有感于时事之艰难而作此诗。
首联写离别之情,“旧国”,表明作者身在异乡;“无家访”,说明没有地方可去,只好在旅途中打听;“临歧”,指告别之时;“羡归”,也羡慕能回家。“亦”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又表现了自己内心的矛盾,既不愿离开朋友而独居异乡,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和痛苦。
颔联写路途之艰险,“途经百战后,客过二陵稀”,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倦和厌恶以及对于国家前途的担忧。
颈联写景色之凄凉,“秋草通征骑,寒城背落晖”,“秋草”象征着衰败的江山;“寒城”则暗示着荒凉的城镇。诗人通过对这一凄凉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心中的痛苦和哀怨。
末联写百姓之困苦,“行当蒙顾问,吴楚岁频饥”,表达了诗人对于百姓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厚的感情。它通过描写诗人与友人分别之际的情景,以及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表达了对于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