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传古岸下,曾见蛟龙去。
秋水晚沈沈,犹疑在深处。
乱声沙上石,倒影云中树。
独见一扁舟,樵人往来渡。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提炼重要语句作为突破口来组织答案。“横龙渡”是诗中的关键词,也是全诗的线索。从“空传古岸下,曾见蛟龙去”“秋水晚沈沈,犹疑在深处”可以看出诗人在湘中行舟,看到湘江两岸的景色,听到渔人打鱼的声音,感受到湘江水流的变化。“乱声沙上石,倒影云中树”是写听到渔人的喧哗声音和看到江面水波荡漾的景象。“独见一扁舟,樵人往来渡”是说诗人看见一只小舟,船上的人正在来回往返,说明渔人在过河。“横龙渡”,点明诗人的行踪,也点明了诗人的行舟方向。
【答案】
注释:
①横龙渡:湘江上的一处渡口。②空传:传说。③蛟龙:传说中的蛟为龙之属,能发大水,这里指江水。④沉沈:
水声悠长。⑤沙上石:江边的石头。⑥倒影:江面水中的影子。⑦樵人:砍柴的人。译文:传说湘江岸边曾有蛟龙居住,
现在却看不到了,只留下长长的江水声。秋天的河水在黄昏时分显得特别深广,我怀疑它到底在哪里呢?江面上传来渔民的喧哗声
,看到江面上的水波在阳光照耀下闪着光,仿佛江面上倒映着树木的影子。只见一条小船静静地停在渡口,船夫正在来回地摆
弄着桨,准备过河。赏析:《湘中记行十首》是唐代诗人贾至所作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写的是他沿湘江而行所见所闻
。诗人由传闻湘江中有蛟龙而引出湘江,接着描绘了湘江两岸的景色,再写出听到渔人的喧哗声和看到江面水波荡漾的景象。
最后写诗人看见一只小舟,船上的人正在来回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