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
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幽琴
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
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注释与赏析:
- 月色满天照,琴声伴夜深: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象,月亮的光芒洒满轩窗,营造出一种平和而深邃的氛围。”月色满轩白”,暗示了月光的明亮与皎洁。
- 琴声伴随夜深,寂静中听松风:表达了在深夜时刻,唯有琴声和松风相伴,形成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这里的“宜”字用得很妙,它不仅表明了琴声与夜的完美契合,还传达了一种对这种和谐状态的珍视与享受。
- 尽管古调自爱,却因时代更迭而不再流行:反映了诗人对古典音乐的喜爱及其在现代社会中可能逐渐失去听众的现实。”今人多不弹”揭示了音乐的传承问题以及时代变迁带来的挑战。
- 向李侍郎献琴曲,珍贵在于知音难求:通过向李侍郎推荐这首曲子,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所贵知音难”,强调了找到真正理解和欣赏自己作品的人是多么难得和珍贵。
这首诗通过对月夜琴音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古典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知音难寻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