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夕灯稍进,空堂弥寂寞。
光寒对愁人,时复一花落。
但恐明见累,何愁暗难托。
恋君秋夜永,无使兰膏薄。

【注释】

向夕:傍晚。寒釭(gāng):指灯火,也指灯芯。空堂:空旷的堂屋,指孤寂的居处。愁人:因忧愁而感到心烦。但恐明见累:担心明亮的灯光会累及自己。何愁暗难托:哪里还怕黑暗难以托付呢?恋君秋夜永:依恋君王的深夜。无使兰膏薄:不要让兰膏(点燃的香料)燃得时间太短。

【译文】

天晚灯火微微上进,空荡荡的厅堂更加寂寞凄冷。

烛光映着愁人面庞,不时有落花飘坠在地。

只怕光亮的灯盏照出我形迹,哪里还担忧黑夜难将我托付?

依恋君王的深夜,不要让我兰膏燃烧得太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和所思,表达了自己对李侍郎的深情厚意。

首句写暮色已临,室内灯火初上,诗人孤独地坐在昏暗的房间里,心情十分寂寞。“稍进”二字写出了光线逐渐变得明亮起来的景象。“空堂”二字写出了室内的空旷和寂静,给人以凄凉之感。第二句以景语作结,点明了时令为深秋,天气寒冷,室内的光线也因此显得更加幽冷。两句诗把诗人孤独的心情和环境融为一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第三句写自己独处在这寒冷的房中,面对微弱的灯光,心中充满了愁绪。“对”字写出了诗人面对着灯光,无法移开视线,只能静静地看着它慢慢地熄灭。第四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灯光时的复杂心情:一方面担心明亮的灯光会累及其他的事物或人,另一方面又希望黑暗可以更好地保护他不受外界侵扰。这两句诗把诗人内心的矛盾、忧虑和渴望都表现出来了。最后两句写诗人依恋这个夜晚,不想让它过去。他希望李侍郎能够多留一会儿,不要让自己离开这里。这里的“恋君”二字表现出了诗人对李侍郎的深厚感情。而“无使兰膏薄”则表达了他对李侍郎深深的眷恋之情。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人物的动作神态的刻画,把诗人孤独、寂寞、思念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