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萤去,不须留,聚时年少今白头。
架中科斗万馀卷,一字千回重照见。
青云杳渺不可亲,开囊欲放增馀怨。
且逍遥,还酩酊,仲舒漫不窥园井。
那将寂寞老病身,更就微虫借光影。
欲放时,泪沾裳,冲篱落,千点光。

【注释】

  1. 放萤怨:以萤火虫自喻,抒发人生无常、光阴易逝之感。
  2. 架中科斗万馀卷:形容藏书丰富,数量众多。
  3. 一字千回重照见:形容书籍内容深刻,需要反复阅读才能领悟。
  4. 青云杳渺不可亲:形容理想高远,难以实现。
  5. 开囊欲放增馀怨:表示失望和遗憾,想要释放心情却增加伤感。
  6. 仲舒漫不窥园井:比喻读书人对世事漠不关心,只是埋首于书堆之中。
  7. 那将寂寞老病身:表示自己因年岁已高而感到孤独和凄凉。
  8. 更就微虫借光影:利用萤火虫的微弱光芒来照亮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感慨时光流逝、功名未就之作。全诗通过描写诗人在书房里看到萤火虫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感慨。
    首句“放萤去,不须留,聚时年少今白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衰老的无奈。第二句“架中科斗万馀卷,一字千回重照见。”描绘了诗人书房中藏书丰富的景象,以及他反复阅读书籍的情景,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第三句“青云杳渺不可亲,开囊欲放增馀怨。”则表达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第四句“且逍遥,还酩酊,仲舒漫不窥园井。”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看淡的态度,只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第五句“那将寂寞老病身,更就微虫借光影。”则是诗人对自己孤独、凄凉处境的感叹,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微小生命的珍视和尊重。最后一句“欲放时,泪沾裳,冲篱落,千点光。”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表现,通过描述他看到萤火虫闪烁的光芒,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命运,不禁泪流满面,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