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圃秋凉入,树低逢帻欹。
水声翻败堰,山翠湿疏篱。
绿滑莎藏径,红连果压枝。
幽人更何事,旦夕与僧期。
这首诗是王维在西园的所见所感。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夏圃秋凉入,树低逢帻欹。
- 夏日的西园里,秋天的清凉已经渗透进来,树木变得低垂,好像人的头巾歪斜了一样。
- “夏圃”即指夏天的花园;“秋凉”表示秋季的凉爽气候。”树低”形容树木因季节转换而显得更为矮小。“逢”字在这里可能是笔误,应该是“望”,即仰望的意思。因为诗人抬头看到树叶低垂,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帻欹”则是指头巾歪斜,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抬头看天时的情景。
水声翻败堰,山翠湿疏篱。
- 水声在翻动着倒塌的堤坝(可能是由于夏季暴雨),山色翠绿湿润了稀疏的栅栏。
- “翻”在这里可能是指被风吹动、冲刷或冲击的动作。”败堰”指的是堤坝崩塌。这里的“山翠”指的是山上的绿色植被,“湿疏篱”描述的是雨水使栅栏更加潮湿。
绿滑莎藏径,红连果压枝。
- 绿色的草地覆盖了小路,红色的果实挂满了树枝。
- “绿滑”可能是指草叶上的露珠,使得草地看起来更绿更滑。“红连”形容红色果实紧密排列,形成一片。
幽人更何事,旦夕与僧期。
- 一个幽静的人又有什么事呢?他早晚都要与僧人约定。
- “幽人”指的是一个内心宁静、不问世事的人。“何事”即询问什么事情。“与僧期”则说明这个人有与僧人相约的习惯,表明他的日常生活有规律,也反映了他对宗教生活的向往或参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藏在都市中的静谧空间——西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画面,诗人捕捉到季节变换给自然景色带来的种种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人的内心带来的感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感官细节来表现景物的美,如树的姿态、水的声音、草的颜色,还有果实的形状,这些都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西园之中。同时,诗中还透露出一种闲适和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宗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人生理想。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西园四季美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深深的热爱和对生活平淡而真实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