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里正愁老,相逢眼益明。
从前枉多病,此后鲜疏名。
古柏今收子,深山许事兄。
长生如有分,愿逐到蓬瀛。
逢吕上山人
尘里正愁老,相逢眼益明。
从前枉多病,此后鲜疏名。
古柏今收子,深山许事兄。
长生如有分,愿逐到蓬瀛。
【注释】:
逢吕上山人:遇到吕上山人。逢,遇也。吕上山,名士。逢,拜访、会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吕上山处遇见他时写的一首赠别诗。吕上山是一位隐士,他与世无争,不慕名利,生活简朴,过着清静闲适的生活。吕上山见到年老体衰的杜甫后,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彼此的交往愈加亲密无间了。“相逢”二字写出了二人相见之快意;“眼益明”三句则写他们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吕上山曾患过疾病,久治不愈,所以见面后,他的眼中更加明亮有神,这既是对吕上山病情好转的欣慰,也是对他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生活态度的赞许。
第二联“从前枉多病,此后鲜疏名”,写自己的境遇。吕上山曾因患疾病而被朝廷免官,后来虽然恢复了官职,但已不复昔日的荣耀和权势。而自己虽然也曾因病长期休养,但恢复后却一直不得志,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两人的不同命运。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感慨。
第三联“古柏今收子,深山许事兄”,写与吕上山结交的情景。吕上山上山隐居后,曾在深山之中找到了一棵古柏树,并将其取名为“收子”,寓意着希望它能够繁衍后代,传承家族的香火。同时,他也将自己隐居在深山的愿望告诉了吕上山,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和帮助。这一联通过对古柏和深山的描述,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相互支持的精神风貌。
第四联“长生如有分,愿逐到蓬瀛。”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和期许。吕上山曾经表达过对长生不死的渴望,而杜甫则表示愿意追随他而去,追求长生不老的梦想。这句诗既表达了两位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描绘两位朋友的相遇、相识、相知的过程,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友情和默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