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离尘里,今朝懒已成。
岂能为久隐,更欲泥浮名。
虚牖晨光白,幽园晓气清。
戴沙寻水去,披雾入林行。
叠叶孤禽在,初阳半树明。
桑麻新雨润,芦荻古波声。
易向田家熟,元于世路生。
病多三径塞,吟苦四邻惊。
诗句解析:
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 - 这是诗的开头,描述了一个因病在床的人早晨醒来的情景。”即事”意为即时的事情,”寄场中往还”则表示作者通过诗歌向远方的朋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昨日离尘里,今朝懒已成 -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从昨天开始就已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到了今天变得更加懒惰。”离尘里”意味着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而”懒已成”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态度的改变。
岂能为久隐,更欲泥浮名 -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看法。”岂”是反问词,”久隐”指的是长期的隐居生活,”更欲泥浮名”则表明他并不希望被外界的名誉和地位所束缚。
虚牖晨光白,幽园晓气清 - 这两句描绘了清晨时分,透过窗户看到的明亮光线以及清新的空气。”虚牖”指的是半开的窗户,”晨光白”意味着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照亮了室内。”幽园晓气清”则形容了庭院中的景色,清晨的露水和空气都显得格外清新。
戴沙寻水去,披雾入林行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为了寻找水源而走出家门的行动。”戴沙”可能是指头戴帽子,以防沙粒吹进眼中,”寻水去”则表明他需要外出寻找水喝。”披雾入林行”则描绘了他进入树林中的景象,可能是为了采摘果实或是寻找其他水源。
叠叶孤禽在,初阳半树明 - 这两句描述了一只孤寂的鸟儿停留在树枝上,而初升的太阳则给周围的树木带来了明亮的光辉。”叠叶”可能是指树枝上的叶子密集排列,形成一片片叠影。”孤禽在”则指这只孤独的鸟正在停留。”初阳半树明”则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树木景象,阳光照亮了半边的树木。
桑麻新雨润,芦荻古波声 - 这两句描绘了农作物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茁壮,而古老的河流中芦苇和荻草的声音则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桑麻”可能是指农田中的桑树和麻类作物,”新雨润”说明春雨已经降临并滋润了它们。”芦荻古波声”则描绘了古老的河面上芦苇和荻草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
易向田家熟,元于世路生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农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道路的无奈。”易向田家熟”意味着容易得到丰收的田野生活,”元于世路生”则表示在社会中生存并不容易。
病多三径塞,吟苦四邻惊 -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因为疾病导致家中的道路变得狭窄,以至于邻居们常常感到惊讶和不安。”病多三径塞”可能是指由于疾病的原因,原本畅通的道路变得难以通行。”吟苦四邻惊”则描绘了邻居们对于诗人长时间吟诵诗歌感到不安或惊讶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慨的作品,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内心感受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名利和自然的态度。诗中通过对比病中的慵懒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于自然简朴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和对邻居们反应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