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出肺腑,非旧亦非亲。
每见云霄侣,多阳鄙拙身。
即期扶泰运,岂料哭贤人。
应是随先帝,依前作近臣。
平生任公直,爱弟尚风尘。
宅闭青松古,坟临赤水新。
官清仍齿壮,儿小复家贫。
惆怅天难问,空流泪满巾。
【注释】:
- 相知出肺腑,非旧亦非亲:彼此相识出于真心,不是旧交,也不是亲朋。
- 每见云霄侣,多阳鄙拙身:每次见到那些高官显贵,他们大多傲慢鄙陋,不自量力。
- 即期扶泰运,岂料哭贤人:我原以为能够扶持国家走向昌盛,没想到却要为贤人痛哭。
- 应是随先帝,依前作近臣:大概是随着先帝(唐玄宗)的身边,继续做他的近侍。
- 平生任公直,爱弟尚风尘:一生崇尚正直无私,爱护弟弟也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 宅闭青松古,坟临赤水新:住宅关闭在苍翠的松树环绕之中,坟墓临近清澈的赤水河。
- 官清仍齿壮,儿小复家贫:职位虽清,但年事已高;儿子年幼,家境贫寒。
- 惆怅天难问,空流泪满巾:心中感到惆怅,难以向天诉说,只能泪洒衣襟。
【赏析】:
此诗为诗人悼念友人丁翼之而作。丁翼之字希贤,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朋友。此诗首联写与丁翼之的友谊,次联写丁翼之的人品和遭遇,三四联写对丁翼之的哀思和惋惜,末联抒发了作者的悲痛之情。全诗语言质朴平实,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代诗圣的伟大品格。
首联“相知出肺腑,非旧亦非亲”,意思是我们之间的情谊出自真心,并不是旧日的交情,也不是亲密无间的关系。这里的“肺腑”是比喻真诚的心,表达了诗人与丁翼之之间深厚的友情。
第二联“每见云霄侣,多阳鄙拙身”,描绘了丁翼之的高贵身份和他谦逊低调的性格。他常被人们所敬重,但他本人却不自满于地位,而是保持着谦逊的态度。
第三联“即期扶泰运,岂料哭贤人”,表达了诗人对丁翼之的深深哀悼。诗人原本期望能够辅佐皇上,使国家繁荣昌盛,没想到却要在这位贤人面前哭泣。这里的“扶泰运”是指辅助君主治理国政,“哭贤人”则是指哀悼丁翼之这样的贤才。
第四联“应是随先帝,依前作近臣”,暗示了丁翼之与唐玄宗的关系密切,他可能是在陪伴皇帝左右,担任着重要的职务。这里的“依前”表示过去的情况,“作近臣”则是指在朝廷中任职。
第五联“平生任公直,爱弟尚风尘”,描述了丁翼之的高尚品质和对家人的关爱。他一生正直无私,对待亲人也如同对待兄弟一样。这里提到了他的两个弟弟,分别叫丁翼德和丁翼熊。
第六联“宅闭青松古,坟临赤水新”,描绘了丁翼之的住所和墓地。他的住所被翠绿的松树环绕,墓地则位于清澈的赤水河边。这里的“宅闭”、“坟临”都是形容墓地的景致,而“青松”、“赤水”则分别是自然景观的代表。
第七联“官清仍齿壮,儿小复家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虽然官职清正且年纪尚轻,但家境贫寒,子女年幼,生活艰难。这里的“齿壮”指的是年纪还轻,“儿小”则是指子女年幼,“复家贫”则是说家境更加贫困。
第八联“惆怅天难问,空流泪满巾”,是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悲痛之情的抒发。面对人生的困境,诗人感到无法向天地倾诉,只能泪水涟涟地流满了衣襟。这里的“惆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空流泪满巾”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流泪的情景。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它通过对丁翼之的描写和对其不幸命运的同情,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高尚品格和深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