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
能迷非常迷,安得长相似。
从来未曾悟,故说妄无始。
知妄本自真,方是恒妙理。
分别心未忘,何由出生死。

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

能迷非常迷,安得长相似。

从来未曾悟,故说妄无始。

知妄本自真,方是恒妙理。

分别心未忘,何由出生死。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

  • 解释:当一个人陷入了对真实和虚幻的执着时,他的思想开始产生。一旦意识到这种执着,就能停止对虚幻的追求。
  • 译注:当人的心中充满了关于真实和虚假的念头时,他的思想便会开始产生。一旦他意识到这种思想,便可以停止追求虚假的事物。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认识到内心真实需求的重要性,以及在欲望中保持清醒的必要性。

2. 能迷非常迷,安得长相似。

  • 解释:如果不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迷惑,那么就会一直被迷惑。
  • 译注:如果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迷茫,那么就会一直处于迷茫之中。
  • 赏析:这句诗警示人们要警惕内心的迷雾,以免迷失方向。

3. 从来未曾悟,故说妄无始。

  • 解释:如果一个人从未真正理解过真理,那么他所说的一切都是没有依据的。
  • 译注:如果一个人从未真正理解过真正的知识或真相,那么他所说的话都是没有根据的。
  • 赏析:这表达了一种观点,即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才能建立稳固的知识基础。

4. 知妄本自真,方是恒妙理。

  • 解释:真正的本质就是真实的,只有理解这一点,才能达到永恒的智慧。
  • 译注:真正的本质就是真实的,只有理解这一点,才能获得持久的智慧。
  • 赏析:此句强调了真理的不可变性和其对智慧的重要性。

5. 分别心未忘,何由出生死。

  • 解释:如果不忘记区分是非的能力,那么如何能够超越生死的轮回?
  • 译注:如果不忘记分辨对错的能力,那么如何能够摆脱生死的循环?
  • 赏析:这句话提醒我们,在追求解脱的过程中,保持理智和判断力是非常重要的。

诗歌赏析:

《答复礼禅师《真妄偈》》是唐代宗密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真妄”的探讨,深刻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及其局限。首先,“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反映了人的认知过程中,总是先有念头的产生,然后才去思考这些念头是否真实。然而,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所执的念头时,他便能停止这种无止境的循环,这是对认知过程的一种深刻揭示。

“能迷非常迷,安得长相似。”强调了认识到自己处于迷茫状态的重要性。只有当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困惑时,我们才有可能找到出路。这启示我们,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和错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从来未曾悟,故说妄无始。”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只有真正理解了事物的本质,才能真正地说出符合事实的话。这也告诉我们,在表达观点时要谨慎,避免因误解而导致的错误传播。

《真妄偈》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篇,它通过对“真妄”的探讨,深刻揭示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及其局限。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