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赏析】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注释:

榆关:指山海关。榆关位于今河北秦皇岛市西南。

故国:故乡。

残:凋零衰败。

少妇:年轻女子。

不得:无法得到。

上:往,登上。

望夫山:在今江苏东海县东南沿海,相传是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远行不归而投海殉节的地方。

译文:

春风吹拂着昨晚才到的山海关,故国的烟花早已凋落残败。

年轻的女子不知道不能回家,每天早晚都登上望夫山眺望远方。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怨诗。诗人借咏边关的思妇来寄托自己对国家、对朝廷的思念。诗中描写了一幅典型的边关妇女的生活图景。诗一开头就点明了时间:“春风昨夜到榆关”。这一句既写了季节,又写出了天气,还暗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春天到了,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但是榆关却是人烟稀少、荒凉冷落的地方。“故国烟花”,指的是长安(在今陕西西安)。这里把长安与榆关相对比,写出了诗人的家国情怀。接着诗人描绘了这位少妇的形象。她“不知归不得”,是因为“少妇不知”的缘故;“朝朝应上望夫山”,则说明她天天都去望夫山——即望长安。最后两句写这位少妇的痴情。她的丈夫远戍边塞,她日日登高眺望,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感情真挚深厚,风格沉郁悲壮,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