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静埃氛,边雁迎风响咽群。
瀚海应嫌霜下早,湘川偏爱草初薰。
芦洲宿处依沙岸,榆塞飞时度晚云。
何处最添羁客恨,竹窗残月酒醒闻。
闻雁
秋风萧瑟静埃氛,边雁迎风响咽群。
瀚海应嫌霜下早,湘川偏爱草初薰。
芦洲宿处依沙岸,榆塞飞时度晚云。
何处最添羁客恨,竹窗残月酒醒闻。
注释:
①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②埃氛:指烟雾尘土。
③雁:这里指候鸟。
④瀚海:沙漠。
⑤湘川:指湘江流域。
⑥宿处:过夜的地方。
⑦榆塞:边塞。
⑧何:疑问代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作品,描绘了秋天候鸟迁徙的景象以及作者的羁旅之愁。全诗共五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意境和情感。
首句“秋风萧瑟静埃氛”,以秋风起、草木凋零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凉的氛围。这里的“埃氛”指的是烟雾尘土,象征着人世间的纷扰与喧嚣。
次句“边雁迎风响咽群”,则转向描写候鸟的迁徙。候鸟们迎着秋风,在天空中飞翔,发出凄厉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它们内心的悲凉与无奈。这里的“雁”既是自然界中的生物,也暗喻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期待。
接下来的句子“瀚海应嫌霜下早,湘川偏爱草初薰”,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不同面貌。“瀚海”指的是广阔无垠的沙漠,而“湘川”则是湘江流域。两者虽同属江河湖泊,但因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第三句“芦洲宿处依沙岸”,则转而描写了候鸟们在迁徙途中的住宿地。这些候鸟们选择在沙滩上栖息,或许是因为那里的沙质温暖、湿润,适合它们筑巢和繁衍后代。这里的“芦洲”指的是沙滩上的芦苇丛生之地,而“沙岸”则是指沙滩的边缘地带。
最后一句“榆塞飞时度晚云”,则描绘了候鸟在飞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它们在穿越边塞时,常常会遇到晚霞映照下的云层,使得视线变得模糊不清。然而,尽管困难重重,它们仍然坚持不懈地向前飞去。这里的“榆塞”指的是边防要塞的所在地,而“飞时度晚云”则暗示了候鸟们在飞行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考验。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和候鸟的迁徙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情感与思考,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内涵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