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笔亲批翰长衔,夜开金殿送瑶缄。
平明玉案临宣室,已见龙光出傅岩。
注释:
喜杨舍人入翰林:喜,高兴,喜悦。杨舍人,这里指杨炎。翰林,指唐玄宗时杨炎任翰林学士。
御笔亲批翰长衔,夜开金殿送瑶缄:御笔,皇帝的笔迹。亲批,亲自批注。
平明玉案临宣室,已见龙光出傅岩:平明,天亮的时候。玉案,指帝王的座位。宣室,指汉文帝时召见贾谊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为祝贺杨炎被任命为翰林学士而写的。诗中充满了对杨炎的敬仰之情和对其未来的祝愿。
首句“御笔亲批翰长衔”,描述了杨炎被皇帝亲自批注并任命的场景。御笔,皇帝的笔迹,意味着杨炎得到了皇帝的特别认可。亲批,亲自批注,表示皇帝对杨炎的重视和期待。
第二句“夜开金殿送瑶缄”,描绘了杨炎被召见的场景。金殿,皇宫中的宫殿,通常只有皇帝才能进入。瑶缄,珍贵的信函,这里指杨炎被召见后收到的诏书。
第三句“平明玉案临宣室,已见龙光出傅岩”,描述了杨炎在宣室内等待皇帝召见的情景。平明,天刚亮的时候。玉案,帝王的座位。宣室,汉文帝时召见贾谊的地方。龙光,指皇帝的光芒,这里用来形容皇帝的威严和尊贵。
整首诗通过对杨炎被召见、皇帝亲自批注、以及其未来可能担任的重要职务等细节的描述,展现了对杨炎的敬佩之情和对其未来的祝愿。同时,通过使用一些象征性的语言,如“御笔亲批”和“平明玉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