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横临日,孤峰半倚天。
裴回拜真老,万里见风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概括”“理解”“情感”,然后根据题干信息逐一进行作答。本题题干要求考生分析这首诗的“关键词”并赏析,这是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综合能力。题干中关键词是“绝顶”“孤峰”“裴回拜真老”“万里见风烟”。
(1)第一句“登玉清”,点明登山之高,也表明了作者的志趣。“玉清”,即“玉清宫”,为道家所设。“绝顶”指极高的地方,此处用来形容山势的高险。“孤峰半倚天”,描绘了山峰耸立于云霄之上的景象,形象地表现诗人不畏艰险、攀登高峰的豪情壮志。
(2)第二句中的“裴回拜真老”,意谓在高山之巅,回旋拜见那真道老人。“真道老人”即道教的神仙,这里指代道教的最高神祇,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和人生态度。
(3)第三句“万里见风烟”,意谓从高处远望,只见千山万水,一片茫茫。诗人登上山顶,俯瞰脚下群山万壑、江河纵横,但只看到一片渺茫的风烟。这一句描写了诗人站在高处所见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
(4)尾联两句写登临观览之所见,抒发了诗人胸怀大志、壮怀激烈的情怀。
【答案】
(1)登:登山。玉清:道教的名山之一,又名太虚宫。绝顶:最高的山峰。孤峰:高耸的山峰。半倚天:一半靠在天上。
(2)裴回:徘徊。真老:指道教中的真道之神。
(3)万里:极言其远。
(4)赏析:此诗首句点明登山之高,也表明了作者的志趣。“绝顶”指极高的地方,此处用来形容山势的高险。“孤峰半倚天”描绘了山峰耸立于云霄之上的景象,形象地表现诗人不畏艰险、攀登高峰的豪情壮志。第二句中的“裴回拜真老”,意谓在高山之巅,回旋拜见那真道老人。“真道老人”即道教的神仙,这里指代道教的最高神祇,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和人生态度。第三句“万里见风烟”,意谓从高处远望,只见千山万水,一片茫茫。诗人登上山顶,俯瞰脚下群山万壑、江河纵横,但只看到一片渺茫的风烟。这一句描写了诗人站在高处所见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尾联两句写登临观览之所见,抒发了诗人胸怀大志、壮怀激烈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