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塔龙山起,中天凤辇迂。
彩旒牵画刹,杂佩冒香萸。
宝叶擎千座,金英渍百盂。
秋云飘圣藻,霄极捧连珠。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并结合选项分析。这是一首应制诗,“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奉和”,臣子应皇帝之命所作的诗。“奉”是“敬奉”,“和”是“应和”。所以“奉和”就是臣子向皇帝献诗。“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这一天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慈恩寺”在长安城东,因唐玄宗为其父李旦所建而得名。“浮图”指佛塔。“应制”指应皇帝之命而作的诗,多写应景颂圣之作。“化塔龙山起,中天凤辇迂。”“化塔龙山起”,化成佛塔,龙山耸立,凤凰辇车逶迤曲折。这两句描绘了佛塔耸立和皇帝车驾曲折行进的景象。“彩旒牵画刹,杂佩冒香萸。”“彩旒”,彩色流苏,指帝王车驾上饰以彩绸的流苏。这两句描写的是皇帝车驾上装饰着彩绸的流苏,以及车上插着各种色彩的旗帜,上面写着各种祥瑞的文字(或图案)。“画刹”指寺院。“杂佩”指佩戴的玉佩之类的宝物。“香萸”指一种植物,古人以为可以避邪。这两句描写的是皇帝车驾上的旗帜上写着吉祥的字句,车上还有各种玉佩宝物,而且车上还插有象征吉祥的香萸。“宝叶擎千座,金英渍百盂。”“宝叶”,指佛叶。佛教经典中常将佛称为“宝”,故称佛叶。“金英”,指用黄金制成的器具。“盂”是盛物的器皿。这两句描写的是佛叶承载着千座寺庙,金色器具装载着百个盛水的容器。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佛叶承载着千座寺庙,金色器具装满了百个盛水的容器这一景象。“秋云飘圣藻,霄极捧连珠。”“秋云”指秋天的云彩。“圣藻”指圣人留下的遗迹或遗物。“霄极”指天空的最高处。“连珠”指珍珠串成的项链。这两句描写的是秋天的云朵漂浮着圣人留下来的遗迹或遗物,天上最高处悬挂着珍珠串成的项链。这两句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秋天云彩漂浮着圣人遗迹,天上最高处悬挂着珍珠串成的项链的景象。“赏析”:这首诗写的是皇帝应制时游览慈恩寺的情景。全诗四联分别描写的是皇帝的车驾、车舆上的旗帜、车上的玉佩、玉佩上的香萸以及佛叶和盛水的器皿等等。诗人通过这些事物,表现了皇帝的威仪和富丽堂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