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随年尽,谋身意未安。
风尘交契阔,老大别离难。
腊近晴多暖,春迟夜却寒。
谁堪少兄弟,三十又无官。
诗句如下:
壮志随年尽,谋身意未安。
风尘交契阔,老大别离难。
腊近晴多暖,春迟夜却寒。
谁堪少兄弟,三十又无官。
将详细探讨每一句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意境:
- 壮志随年尽,谋身意未安:这里表达了诗人虽然有宏伟的志向(壮志),但岁月不饶人,这些志向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消逝(随年尽)。同时,诗人内心感到迷茫和不安,对个人的生存和未来感到不确定(谋身意未安)。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了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困境之间的挣扎。
- 风尘交契阔,老大别离难:这里的“风尘”可能指代了诗人在外奔波的生涯,而“交契阔”则描绘了与故土、亲人之间距离遥远的景象。这种长时间的分离使得老人感到痛苦,难以承受与家人、朋友的告别之苦(老大别离难)。
- 腊近晴多暖,春迟夜却寒:腊月接近时天气转暖,阳光明媚;然而春天到来时,夜晚反而显得寒冷。这里的“腊近晴多暖”与“春迟夜却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在季节变换中的心境变化,从冬日的温暖转向春季的寒冷,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 谁堪少兄弟,三十又无官: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兄弟情谊的珍视以及对仕途生活的无奈。在面对生活挑战和人生抉择时,诗人感到自己无法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同时也因为年龄的增长(三十)而在官场中遭遇挫折(无官)。这种内心的冲突和无奈构成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此诗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哀愁和感慨,也折射出了唐代社会的某些风貌和时代特征。通过对这些诗句的深入解读,能够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时代背景的一种映照,展现了诗人在复杂社会中的自我定位和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