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似衰蓬心似灰,惊悲相集老相催。
故友九泉留语别,逐臣千里寄书来。
尘容带病何堪问,泪眼逢秋不喜开。
幸接野居宜屣步,冀君清夜一申哀。
【注释】
鬓似衰蓬心似灰:鬓发像衰老的蓬草一样,心里就像灰一般。蓬草是枯槁的植物,这里比喻人年老体衰。
九泉:地下。指死者的阴间。
何堪问:怎么承受得了呢?
冀君清夜一申哀:希望你在清静的夜晚能给我倾诉一下你的哀伤。“冀”希望。
【译文】
鬓发像衰老的蓬草,心情如同灰暗,
惊悲交加,岁月不饶人啊!
故友九泉下留语别,
逐臣千里寄书来。
病容带病如何承受,
泪眼逢秋不喜开。
幸接野居宜屣步,
冀君清夜一申哀。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762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在长安任兵部员外郎时,因事触忌,贬为江陵县令。这首诗是他给郑畅的赠别之作。郑畅曾任河南府士曹参军、洛阳县尉等职。他与郑审同为李林甫所忌,先后被贬出京,郑审先到洛阳,而郑畅却先到江陵。诗人写诗相赠,以抒忧国伤时之情。首联写自己年岁已高,白发苍颜,心中充满了悲伤。颔联用典抒发自己的感慨,“故友九泉留语别,逐臣千里寄书来。”意思是说:我虽然身在异地,但是想到你九泉之下还在想念我们,我就感到欣慰。“逐臣”,是指被贬之人。尾联写郑畅远谪江陵,自己虽已远离京城,但对国家还抱有一线希望,所以写了“幸接野居宜屣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希望你在清静的夜晚能给我倾诉一下你的哀伤,我虽然已远离京城,但是对国家还抱有一线希望,所以写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