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似哭襄王。
朝朝暮暮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无限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谒巫山庙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似哭襄王。

朝朝暮暮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无限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注释】

①谒:拜祭。

②乱猿啼处访高唐:传说楚怀王曾游于高唐,梦中与巫山神女相会,醒后怀念不已,遂令民工在楚地建庙祀之;后来诗人常以“猿啼”比喻悲切的思情。

③路入烟霞草木香:指经过巫山时,一路上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香气扑鼻。

④山色未能忘宋玉:意谓巫山神女的形象仍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却。宋玉,战国时期的辞赋家,《高唐赋》和《神女赋》是其代表作。《高唐赋》中说:“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帝因幸之。”这里化用其意。

⑤水声犹似哭襄王:指巫峡的水声好像在哭泣,仿佛是因为悼念被楚襄王杀害的美人虞姬而发出的哀伤之声。襄王,春秋时期楚国国君。

⑥朝朝暮暮阳台下:传说巫山神女曾在阳台上与楚襄王相见,朝夕思念。朝朝暮暮,形容时间长久。阳台,即巫山,相传为神女所居。

⑦为雨为云楚国亡:指巫山的神女若为雨为云,则楚国就要灭亡了。楚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一,在今湖北省境内。亡,灭亡。

⑧惆怅庙前无限柳:指巫山神女祠前的杨柳树,因为神女已去,所以使人惆怅不已。

⑨春来空斗画眉长:意谓春天来了,但神女依旧,自己只能空自对镜描眉,徒然自伤而已。画眉,女子的一种美容方法,用青黛粉涂在眉毛上,使眉形美观。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夔州所作,作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

杜甫在夔州期间曾多次登临巫山,游览了著名的巫山十二峰、神女溪、高唐观等名胜古迹。这首诗就是他在巫峡游览归来时写的。

首联写他经过巫峡时所见景色和感受。诗人由远及近,由静至动,描绘出一幅清幽秀丽的山水画卷。“乱猿啼处访高唐”,诗人来到巫峡口,只见猿啼猿叫,一片荒凉景象。“乱猿啼”,点明这是深秋时节。秋天本是万物凋零的时候,猿猴的哀啼更是显得凄凉。然而在这凄清的环境中,诗人却怀着一种探求的心情,追寻着那高唐神女的踪迹。“路入烟霞草木香”,随着猿啼,诗人来到了一片烟雾弥漫、山花烂漫的地方。这里的草木芳香四溢,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诗人在这里漫步,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

颔联写诗人在巫山的所见所闻。“山色未能忘宋玉”。诗人想起了屈原在《九歌》中赞美神女的美好形象,不禁感慨万分。“水声犹似哭襄王”。“水声”指巫峡两岸的湍急江水。水流湍急,波涛翻滚,仿佛在为楚国的灭亡发出哀鸣。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江水写得生动活泼,充满了感情色彩。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楚国灭亡的悲痛之情。

颈联写诗人在巫山的所见所感。“朝朝暮暮阳台下”,诗人回忆起与神女在巫山脚下相见的情景,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思念之情。他们日夜相对,共度美好时光。如今,神女已经离去,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阳台和无尽的哀伤。“为雨为云楚国亡”,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他想象神女如果化作风雨、云雾,楚国就会随之灭亡。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神女的形象表现得更加生动、鲜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楚国灭亡的深深忧虑和担忧。

尾联写诗人在巫山的所见所感。“惆怅庙前无限柳”,诗人站在神女祠前,望着那无边无际的柳树,心中充满了惆怅之情。他想起了自己曾经为神女画像、描眉的日子,如今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春来空斗画眉长”,诗人感叹道。春天来临了,但神女依旧没有出现,自己只能独自对着镜子,默默地承受着失去爱人的痛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无奈之情。

这首诗以山水为画面,以情感为主线,通过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巫山风光图。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