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相多能好自持,爱山攒石倚庭陲。
铜梁公阜□□□,□□□□□□□。
【注释】
生假山:指作者所居的假山。
宅相:官名,即宰相。
多能好自持:能够善于处理各种事情,自己也能控制情绪。
爱山攒石:喜爱山景、欣赏山石。
庭陲:庭院的边际。
铜梁公阜□□□:指铜梁县的府尹李阜。
□□□□□□□:此处缺字,根据上下文推测应为“□□□□□□□(地名)”。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自己宅院中的假山的诗。
首句“宅相多能好自持”,是说作为宰相,自己能够善于处事,而且能自我克制,不因小事而动怒。“宅相”是宰相的别称,“宅相多能好自持”就是对自己有高度的自信和评价。第二句“爱山攒石倚庭墀”,“爱山攒石”是指喜欢山景,欣赏山石,“庭墀”是庭院。“爱山攒石倚庭墀”,写自己的喜好,也暗含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同时,还隐含着自己身处繁华之地,却能远离尘嚣,与山林融为一体的生活态度。第三句“铜梁公阜□□□”,“铜梁公阜□□□”是说铜梁县的府尹李阜,“□□□□□□”是地名,可能是一个偏僻的地方。“铜梁公阜□□□”,用典,这里指诗人借古人来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也暗示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第四句“□□□□□□□”,“□□□□□□”也是缺字,根据前两句的内容猜测可能是指某地,可能是作者的故乡。“□□□□□□□”,写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归隐田园的愿望。最后一句“□□□□□□□”,以“□”开头的四字,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人名,根据全诗的内容推测可能是诗人的家乡。这一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