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关到不可,何况出榆关。
春草临岐断,边楼带日闲。
人归穹帐外,鸟乱废营间。
此地堪愁想,霜前作意还。
【注释】榆关:古地名,今在辽宁省锦州市西。不可:不可能。况:何况,更何况。春草:指边地的草。临岐:指送别。断:断绝,这里比喻被风吹折。废营间:军营中。穹帐:指帐篷。穹,通“穹”,高大。作意:打算,打算归去。
【赏析】《送友人出塞》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边塞诗。全诗描绘了边塞荒凉、战士思念家乡的情景,抒发了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和对战局的忧虑之情。
首句“榆关到不可,何况出榆关。”意思是说:连长城边的要塞也到达不了,何况要走出长城呢?“到”字写出了边塞的艰难险阻,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切之情。“何况”一词用得恰当,既突出了边塞的艰难险阻,又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第二句“春草临歧断,边楼带日闲。”意思是说:春草在岔路口上被风折断了,边楼在阳光下显得很是悠闲。“临歧”是指岔路口,“带日闲”是指太阳高照,阳光洒在建筑物上显得十分悠闲。这两句诗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展现了战士们艰苦的生活状况。
第三句“人归穹帐外,鸟乱废营间。”意思是说:人们回到帐篷外面去了,鸟儿在废弃的营地里乱飞。这两句诗描绘了战士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战士们对家园的眷恋之情。
最后一句“此地堪愁想,霜前作意还。”意思是说:这个地方令人担忧,霜天降临的时候我打算回去。“堪愁”是指值得忧虑,“作意”是指打算、打算返回,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展现了战士们艰苦的生活状况,表达了他们对家园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之情。同时,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