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官尚恶,况乃是羁游。
别路应相忆,离亭更少留。
黄沙人外阔,飞雪马前稠。
甚险穹庐宿,无为过代州。
【注释】
(1)李溟:诗人的朋友。李溟出塞,是去边关从军。
(2)恶:讨厌。
(3)羁游:指远离家乡在外流浪。
(4)别路、离亭:分别的路口和饯别的亭台。应:应该,当。
(5)黄沙:沙漠。外阔:指视野广阔。
(6)穹庐:指蒙古人居住的毡帐。代州:今山西代县,当时为边防重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唐诗》录此诗时题作《送李溟》,而李溟名未详。《旧唐书·李密传》载李密有《送李少府之任》诗云:“畴昔共为邻,今在天一隅”,又《李密传》载李密《赠王威》诗曰:“君为越客镇淮边,我寄淮南将相鞭,自昔交亲今已矣。”则李溟亦当为将家子弟。据《通鉴·唐纪》记载,李渊曾以李密为记室参军,后李密叛降王世充,又降宇文化及,复投李渊,终因事败被诛。故知其与诗人有交情。
首联写送别。“边城”点出地点是在边远的边城,“官尚恶”,说明此地长官并不欢迎友人,何况是远方来的客人。这两句是说,你李溟远行到边关从军,边城长官对你并不友好。“况”字是转折,强调边关长官对朋友的冷漠态度。“羁游”一词表明了友人此次出使是从军,远离家乡,飘泊异乡。
颔联抒发惜别之情。“别路”指分别的路径,“应”字表示肯定的语气,说明诗人知道友人即将离开,所以感到惋惜,并认为应当在分手前多留一些时间。“相忆”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少留”,即稍留之意,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留恋之情。
颈联描绘边关壮阔的景象。“黄沙”是边关沙漠的颜色,这里用来描写边关荒凉的景象;“飞雪”则描绘出边关风大的情景。这两句是说,边塞辽阔无际,视野十分开阔,而且风沙漫天,飞雪遮天蔽日。这两句中运用了夸张手法,把自然景色写得更加壮丽。
尾联写担忧。“甚险”,用反诘语气,表达出诗人对友人此行安危的关心。“穹庐”即蒙古包,这里指边关的毡帐。古人称蒙古人为“穹庐人”,“宿”,即住宿。诗人希望友人不要在艰苦的环境中过夜,以免发生意外。“无为”是告诫友人,不要贸然行事。这两句是说,边关环境非常危险,请你不要在恶劣的环境中过夜。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这一事件,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展现了边关荒寒凄凉、风沙肆虐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安全顺利的祝愿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