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阁与山齐,何人致石梯。
万烟生聚落,一崦露招提。
斋月人来上,残阳鸽去栖。
从边亦已极,烽火是沈黎。
【注释】
凌云寺:在今四川省雅安县北。像阁,即佛塔的底座。聚落,指寺庙。庵(ān),尼姑居住的地方。斋月,即佛教徒每月的戒日。残阳,夕阳。沈,同“沉”。黎,山名。
【赏析】
《凌云寺》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凌云寺的风光和景色。首联写凌云寺的地势高峻;颔联写云雾缭绕的山峰;颈联写寺庙中僧侣的生活;尾联写山中烽火。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像阁与山齐,何人致石梯。
万烟生聚落,一崦露招提。
斋月人来上,残阳鸽去栖。
从边亦已极,烽火是沈黎。
【注释】
凌云寺:在今四川省雅安县北。像阁,即佛塔的底座。聚落,指寺庙。庵(ān),尼姑居住的地方。斋月,即佛教徒每月的戒日。残阳,夕阳。沈,同“沉”。黎,山名。
【赏析】
《凌云寺》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凌云寺的风光和景色。首联写凌云寺的地势高峻;颔联写云雾缭绕的山峰;颈联写寺庙中僧侣的生活;尾联写山中烽火。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入山吹出白云来出自《风诗》,入山吹出白云来的作者是:薛能。 入山吹出白云来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入山吹出白云来的释义是:入山吹出白云来:诗人描绘了一幅山间清风徐来,白云缭绕的景象,表现了山间清新的气息和宁静的意境。 入山吹出白云来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入山吹出白云来的拼音读音是:rù shān chuī chū bái yún lái。
就树撮将黄叶去出自《风诗》,就树撮将黄叶去的作者是:薛能。 就树撮将黄叶去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就树撮将黄叶去的释义是:靠近树木捡拾飘落的黄叶。 就树撮将黄叶去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就树撮将黄叶去的拼音读音是:jiù shù cuō jiāng huáng yè qù。 就树撮将黄叶去是《风诗》的第1句。 就树撮将黄叶去的下半句是:入山吹出白云来。
争遣名为李翰林出自《句》,争遣名为李翰林的作者是:薛能。 争遣名为李翰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争遣名为李翰林的释义是:争遣名为李翰林:争相推举他被称为李白(翰林)。这里“争遣”表示争相派遣或推荐,“名为”即称呼为,“李翰林”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因其曾任翰林待诏,故称“李翰林”。整句表达了人们纷纷推荐李白为翰林待诏的情景。 争遣名为李翰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我身若在开元日出自《句》,我身若在开元日的作者是:薛能。 我身若在开元日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我身若在开元日的释义是:我身若在开元日:若自己生活在唐朝开元盛世之时。开元,指唐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713-741年),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诗人以此表达对那个时代美好景象的向往。 我身若在开元日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我身若在开元日的拼音读音是
陶潜固不刊出自《句》,陶潜固不刊的作者是:薛能。 陶潜固不刊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陶潜固不刊的释义是:陶潜固不刊:陶潜固,指陶渊明;不刊,不可更改、不可磨灭。整句意思是说陶渊明的品德和才华是如此完美,以至于无可挑剔,不可更改。 陶潜固不刊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陶潜固不刊的拼音读音是:táo qián gù bù kān。 陶潜固不刊是《句》的第8句。
李白终无取出自《句》,李白终无取的作者是:薛能。 李白终无取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李白终无取的释义是:李白终无取:指李白虽然才华横溢,但最终未能获得世俗的成功或认可。 李白终无取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李白终无取的拼音读音是:lǐ bái zhōng wú qǔ。 李白终无取是《句》的第7句。 李白终无取的上半句是:南湖片月斜。 李白终无取的下半句是:陶潜固不刊。
南湖片月斜出自《句》,南湖片月斜的作者是:薛能。 南湖片月斜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南湖片月斜的释义是:南湖片月斜:月光斜照在南湖上,形容月光如片般洒落在湖面。 南湖片月斜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南湖片月斜的拼音读音是:nán hú piàn yuè xié。 南湖片月斜是《句》的第6句。 南湖片月斜的上半句是: 西塞长云尽。 南湖片月斜的下半句是: 李白终无取。
西塞长云尽出自《句》,西塞长云尽的作者是:薛能。 西塞长云尽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西塞长云尽的释义是:西塞长云尽:西塞山连绵的云彩都消散尽了。 西塞长云尽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西塞长云尽的拼音读音是:xī sāi zhǎng yún jǐn。 西塞长云尽是《句》的第5句。 西塞长云尽的上半句是:语多僧齿寒。 西塞长云尽的下半句是:南湖片月斜。 西塞长云尽的全句是
语多僧齿寒出自《句》,语多僧齿寒的作者是:薛能。 语多僧齿寒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语多僧齿寒的释义是:言语过多,使僧人牙齿感到寒冷。比喻言辞锋利,使人感到畏惧。 语多僧齿寒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语多僧齿寒的拼音读音是:yǔ duō sēng chǐ hán。 语多僧齿寒是《句》的第4句。 语多僧齿寒的上半句是: 坐久仆头出。 语多僧齿寒的下半句是: 西塞长云尽。
坐久仆头出出自《句》,坐久仆头出的作者是:薛能。 坐久仆头出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坐久仆头出的释义是:坐久仆头出:久坐之后,头低垂至桌面,然后抬起。形容因久坐而感到疲惫,头部低垂,后因精神恢复而抬起。 坐久仆头出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风格是:诗。 坐久仆头出的拼音读音是:zuò jiǔ pū tóu chū。 坐久仆头出是《句》的第3句。 坐久仆头出的上半句是:卷初如卷终。
注释:题写于开元寺阁楼 一座阁楼就能看见全郡的风光,乱山中流淌着乱石河。 不能整天住在阁楼里,但特别喜欢暂时的悠闲。 唱船声从吴门传来,哀伤鸟鸣杜宇归去。 高僧不可羡慕,西景掩映禅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首句“一阁见一郡”,是说一个隐居的地方(阁楼),就足以领略整个地区的山水之美。次句“乱流仍乱山”写隐居地虽小却能见到广袤的自然景色。后两句写诗人在隐居地的生活感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分析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首先要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结合注解和相关背景进行具体分析。“舟行至平羌”的意思是:船行驶到平羌时。“貔虎直沙壖”,貔虎,指猛虎,比喻勇猛的将士;直,正对着;沙壖,水边沙地。“严更护早眠”的意思是:夜深了,守卫的士兵守护着将士们安睡。“簇霜孤驿树”,“簇”,形容树叶密集如簇;“霜”,表示天气冷;“孤驿”,指驿站。“落日下江船”的意思是
这首诗是诗人在龙兴寺游览时的即兴之作。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题龙兴寺 - 高户列禅房:高耸的门户排列在禅房之中,形容寺院建筑宏伟壮丽。 - 松门到上方:通往上方(可能是指山间或高处)的松树门户,象征着通向精神世界的道路。 - 像开祇树岭:佛像庄严地出现在祇树岭上,祇树岭是佛教圣地。 - 人施蜀城香:人们施舍给寺院的香烟,象征着人们对佛法的敬仰和虔诚。 -
石堂溪 三面接渔樵,前门向郡桥。 岸沙崩橘树,山径入茶苗。 夜拥军烟合,春浮妓舸邀。 此心无与醉,花影莫相烧。 注释: 1. 三面接渔樵:指石堂溪的四周都是渔民和樵夫,他们经常出入于此。 2. 前门向郡桥:石堂溪的门前有一座通往县城的桥梁,可以方便地通往县城的其他地方。 3. 岸沙崩橘树:岸边的沙子崩塌后露出了一棵橘子树,这棵橘子树可能是当地的特产或珍稀植物。 4. 山径入茶苗
【注释】 ①荔枝:一种水果,又名丹荔、龙目。 ②高槛:高处的栏杆。 ③边愁:边境之愁思。 ④谁致楼:是谁建造此楼。 ⑤会须:应当。教匠(jiàn)坼(chè):要命令工匠拆开。 ⑥不欲:不想。见:看见。蛮陬(zōu):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居住地。 ⑦树痹无春影:没有春天的影子。树痹,指树木被砍伐。无春影,即没有春天的影子。 ⑧天连觉汉流:天与江水相接,感觉好像汉水流向远方。觉,感觉。 ⑨仲宣
【赏析】 此诗写景抒情,以平实之笔描绘出圣冈的景色。首联“古迹是何王”一句中“是”字为关键,表明诗人对圣冈的赞美之情;“何王”则指圣冈的得名由来。颔联“平身入石房”一句中“平身”与“石房”互文,既写出了其幽静、清雅的特点,又表现出诗人在圣冈游览时的心情。颈联“远村通后径,一郡隔前冈”,通过远近结合的写法,描绘出圣冈四周的环境:远村和近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尾联“昼静唯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