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
何年别乡土,一衲代袈裟。
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
还当扫楼影,天晚自煎茶。

【注释】

巨源禅师(名不详):唐末五代人,姓李氏。

何年别乡土:何时离开家乡。

一衲代袈裟:指和尚的僧衣。衲,即“衲”字,指和尚穿的布做的单衣。

瓶暖:指茶壶中的茶水。

枕斜:指枕头倾斜,暗示风雨之夜。

【赏析】

此诗首联写禅境,次联写禅意,三联写禅趣,尾联写禅意与禅趣的融和,是一幅生动的禅宗画。

首联,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风雨禅思外,是说诗人在外在风雨之中,想到佛祖的禅思。应残木槿花,是说木槿花凋零后,只剩下残花。这里用木槿花比喻自己已进入老年,而对佛祖禅思却如少年般执着,表现出了诗人对佛祖禅思的执着追求。

次联,何年别乡土,一衲代袈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何年别乡土,是说什么时候离开故乡。一衲代袈裟,是指和尚的僧衣,也就是僧人的衣物。这里的“衲”字,指的是和尚穿的布做的单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出家为僧的向往之情。

第三联,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之夜的夜晚生活。日气侵瓶暖,是说阳光照射在茶杯中,使茶水的温度变暖。雷声动枕斜,是说雷电声使得枕头倾斜,暗示着风雨之夜的夜晚生活。这里的“枕斜”二字,形象地描绘了风雨之夜的夜晚生活,让人感到一种凄凉之美。

最后一句,还当扫楼影,天晚自煎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风雨之夜的夜晚生活中的惬意之情。还当扫楼影,是说应该收拾好自己的衣物,准备睡觉。天晚自煎茶,是说晚上可以自己泡茶喝,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这里的“扫楼影”和“自煎茶”,都给人一种闲适、自在的感觉。

这首诗以风雨为主题,通过风雨之夜的生活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佛祖禅思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和出家为僧的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在风雨之夜的夜晚生活中的惬意之情,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