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园一别五年归,回首人间总祸机。
尚胜邻翁常寂寞,敢嫌裘马未轻肥。
尘颜不见应消落,庭树曾栽已合围。
难说累牵还却去,可怜榆柳尚依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篇名句默写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榆、榆柳、庭树、消。
【答案】
乡园一别五年归,回首人间总祸机。尚胜邻翁常寂寞,敢嫌裘马未轻肥。尘颜不见应消落,庭树曾栽已合围。难说累牵还却去,可怜榆柳尚依依。注释:离开故乡已经五年了,回来后看到这一片衰败的景象,感慨万分。邻居家的老人常常孤独寂寞,我不敢嫌弃他的衣服和马匹不够华贵。我的脸上灰尘没有洗掉,应该会逐渐消失。庭前的树木曾经种下,现在已经长成了大树。难以摆脱世俗牵绊而离去,可惜的是榆树柳树依然依依不舍。赏析:此诗是作者罢官归居汾上旧居时所作。首联写自己离任归来,面对家乡的衰颓景象,心中无限感慨。颔联写自己与邻里老翁相比,显得格外孤寂,不敢嫌弃邻居家的衣饰不如自己的华美。颈联写自己的容颜憔悴不堪,庭前的老树已经长得很高大了。尾联则写自己无法摆脱世俗牵绊,又不得不回归故里,内心十分矛盾痛苦。全诗抒发了诗人被贬后回到家乡的凄惨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