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一罢思何清,江水依然浩浩声。
飞鸟旋生啼鸟在,后人常似古人情。
将来道路终须达,过去山川实不平。
闲想更逢知旧否,馆前杨柳种初成。

【注释】

雨霁:雨后天晴。

宿,住宿。望喜驿:驿站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

风雷一罢:指风雨雷电一齐停止。思何清:想什么才清静?

飞鸟旋生啼鸟在:鸟儿飞翔,而乌鸦也出现了。

后人常似古人情:后人的情态常常与古人一样。

将来道路终须达:未来的路途终将到达。

过去山川实不平:过去的山川实在不平坦。

闲想更逢知旧否,馆前杨柳种初成:闲暇的时候想想是否能遇到老朋友,看那柳树刚刚栽上。

【赏析】

《雨霁宿望喜驿》,此诗作于唐僖宗中和年间(公元881—885年)前后,为诗人途经陕西周至县时所作。

首联写诗人在雨过天晴后的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风雷一罢思何清”,风停雷止后,诗人的思绪也似乎变得异常清澄;“江水依然浩浩声”,但长江依旧水流浩荡,发出阵阵轰鸣的声音。“江水依旧”四字,是本诗的关键句,它既写出了自然景物的永恒不变,也暗寓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颔联紧承颈联,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并抒发诗人的情怀:“飞鸟旋生啼鸟在,后人常似古人情。”飞鸟自由翱翔,啼鸟欢快地歌唱,然而它们都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罢了;后人常常像古人那样去思考、去行动,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这一联既是对前面“风雷一罢”的进一步补充,也是对全篇主题的深化,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深关注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颈联由自然转入人事,诗人想象未来的道路必将通向远方,然而过去的山川却并不平坦。这里蕴含着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虑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悲壮苍凉之味。

尾联则以景结情,诗人设想自己将来有一天定会再次路过这地方,那时能否见到故人,看到柳树长成新芽,这是诗人心中最大的愿望。这里的“闲想”二字,既写出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也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可以发现诗人的情感线索始终围绕着“风雨”展开,从开始的“风雷一罢思何清”,到中间的“江水依然浩浩声”,再到后来的“飞鸟旋生啼鸟在,后人常似古人情”,以及最后的愿望“闲想更逢知旧否,馆前杨柳种初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流程。诗人通过对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