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相终宜马革还,未开天意便开山。
生欺仲达徒增气,死见王阳合厚颜。
流运有功终是扰,阴符多术得非奸。
当初若欲酬三顾,何不无为似有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在1234年创作的。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以雄健、豪放、深沉、婉约为特色,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筹笔驿
  2. 葛相终宜马革还,未开天意便开山。
  • 葛相:这里指的是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曾被封为武乡侯,所以用“葛相”来称呼。
  • 终宜马革还:意指最终应该像关羽一样,战死沙场,用马皮包裹尸体回朝。
  • 未开天意便开山:意思是说,虽然诸葛亮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但后来的蜀国将领们还是成功地建立了蜀地。
  1. 生欺仲达徒增气,死见王阳合厚颜。
  • 生欺仲达徒增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诸葛亮生前欺辱司马懿(仲达)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增加了自己的气焰。
  • 死见王阳合厚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诸葛亮死后,王昶(王阳)等人对他的评价并不高,认为他死时没有脸面。
  1. 流运有功终是扰,阴符多术得非奸。
  • 流运有功终是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诸葛亮的功绩被后世所称赞,但他的去世也给国家带来了困扰。
  • 阴符多术得非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诸葛亮有很多计谋和策略,但他的行为并不是奸诈的。
  1. 当初若欲酬三顾,何不无为似有鳏。
  • 当初若欲酬三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当初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就答应为他效力了。
  • 何不无为似有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不那样做,诸葛亮就不会成为“空有才华而无实际行动”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一生的评价,展现了陆游对这位伟大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诸葛亮虽然有着卓越的才能,但在政治斗争中却显得有些过于自信和骄傲,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同时,他也批评了那些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的人。整首诗体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