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松柏晦苍苍,杏绕仙坛水绕廊。
垂露额题精思院,博山炉袅降真香。
苔侵古碣迷陈事,云到中峰失上方。
便拟寻溪弄花去,洞天谁更待刘郎。

题春台观

殿前松柏晦苍苍,杏绕仙坛水绕廊。

垂露额题精思院,博山炉袅降真香。

苔侵古碣迷陈事,云到中峰失上方。

便拟寻溪弄花去,洞天谁更待刘郎。

注释

  1. 殿前:指春台观的前方,是观的正门或主体建筑之前的位置。
  2. 松柏:常绿树种,此处可能指的是春台观前的松树和柏树。
  3. 晦苍苍:形容树木茂盛,颜色深浓。
  4. 杏绕仙坛:春天杏花开时,花朵围绕着仙坛(可能是指一个供奉有仙人的坛台)。
  5. 水绕廊:水流围绕在建筑的走廊旁边,形成一种美丽的景致。
  6. 垂露额题:形容额头上挂着露水,形象地描绘了题字的情景。
  7. 精思院:可能是一个供人静心思考的地方,强调其清静与幽雅的特点。
  8. 博山炉:一种古代的香炉,形状像山一样,用以燃香祈福。
  9. 降真香:一种珍贵的香料,据说可以驱邪辟秽,常用来熏香。
  10. 苔侵古碣:苔藓侵蚀了古碑上的字迹,表现出岁月的痕迹。
  11. 云到中峰:云彩飘到了山峰之上,形容景色壮观而神秘。
  12. 失上方:可能是指云雾缭绕,使人难以看清山峰的真实面貌。
  13. 便拟寻溪弄花去:打算去溪边欣赏花朵,享受自然之美。
  14. 洞天:道教中描述神仙居住的隐秘之地,此处可能指观中的某个幽静之处。
  15. 谁更待刘郎:询问谁还能像诗人自己那样,在美景中寻找灵感,创作出美妙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台观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首联“殿前松柏晦苍苍,杏绕仙坛水绕廊”通过对殿前松柏的描写和杏树环绕仙坛的描绘,展现了春台观的古朴与幽美。颔联“垂露额题精思院,博山炉袅降真香”通过描述额头上挂着露水、香炉里袅袅升起的降真香,传达了春台观的静谧与祥和。颈联“苔侵古碣迷陈事,云到中峰失上方”则描绘了岁月流逝、古物被苔藓覆盖、云雾缭绕山峰的景象,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尾联“便拟寻溪弄花去,洞天谁更待刘郎”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找自然之美、创作美好诗句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和艺术的向往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