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
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夕次蒲类津》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在边塞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以黄昏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边陲小镇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忧虑和对边疆将士的敬仰之情。

首句“二庭归望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愁。这里的“二庭”可能指的是北方的两个边境地区,而“归望断”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接下来的“万里客心愁”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绪,诗人通过“万里”一词,将个人的情感放大到整个国家的层面,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而“客心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作为异乡人的孤独和不安。

第三句“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描绘了边塞地区的地理特征,同时也象征着国家的分裂和对立。这里的“南属”和“北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渴望。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用更加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景色和生活。晚风、新月、灶火、烽烟等元素,都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他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边疆将士的赞美。

最后两句“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这里,“龙庭”和“燕颔”分别代表了英勇和智慧,而“苦战”和“封侯”则代表了付出和回报。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平繁荣的期望。

《夕次蒲类津》不仅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爱国情怀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骆宾王作为一名文学家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