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谁家地,松门何代丘。
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
返照寒无影,穷泉冻不流。
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
乐大夫挽词五首
蒿里谁家地,松门何代丘。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
返照寒无影,穷泉冻不流。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
昔去梅笳发,今来薤露晞。彤驺朝帝阙,丹旐背王畿。
城郭犹疑是,原陵稍觉非。九原如可作,千载与谁归。
青乌新兆去,白马故人来。宁知荒垄外,吊鹤自裴徊。
忽见泉台路,犹疑水镜悬。何如开白日,非复睹青天。
华表迎千岁,幽扃送百年。独嗟流水引,长掩伯牙弦。
注释:
- 蒿里:墓地附近的荒野之地。松门:坟墓入口的松树门。三万日:三十年,泛指漫长的岁月。穷泉:深不见底的山泉。同物化:一切归于尘土,即死亡或灭亡。反照:夕阳或月光照射地面的影子。萧索:冷落凄凉。言笑:欢愉的谈笑。
- 昔去:昔日离去。梅笳(jiā):古代军用乐器。今来:今日归来。薤(xiè)露:古时用于祭祀的生菜,这里比喻祭品。彤(tóng)驺(zōu):古代出行时随行的骑兵。朝:拜谒。帝阙:皇宫。疑是:怀疑是。原陵:帝王的陵墓。九原:指死后埋葬的地方。如可作:能否当作。千载:一千年。与谁归:和谁在一起。青乌:指太阳。新兆:新的征兆。白马:白色骏马,古人认为可以驱邪避凶。故人:老朋友。宁知:哪能知道。荒垄(lǒng):荒芜的坟墓。吊鹤:指吊丧者。裴徊(huí):徘徊不定的样子。忽见:突然见到。泉台:指墓地。犹疑:还是怀疑。水镜:指镜子。悬:悬挂。何如:哪里比得上。开白日:迎接光明的日子。非复:不再是。睹青天:看见蓝天白云。华表:一种装饰有彩画的柱,常用于陵墓入口处。迎:迎接。千岁:一千年。幽扃(jiōng):关闭的门。百载:一百年。独嗟:独自叹息。流水:指江河水,这里比喻时光流逝。长掩:长时间遮挡。伯牙: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琴,他的弟子子期善听。
赏析:
《乐大夫挽词五首》为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作品,这是一组悼念亡友之诗。全诗通篇没有追叙死者的生平或两人的交谊,只萃实地描述在墓前吊念的情景,却令人宛如在目,感人至深。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蒿里谁家地,松门何代丘。”以问句开篇,引发读者对死者生前事迹的猜测;“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通过数字的使用,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返照寒无影,穷泉冻不流。”则用寒冷、冻结等自然景象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此外,诗歌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传达出深切的情感和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