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月晓度疏钟,凤辇时巡出九重。
雪霁山门迎瑞日,云开水殿候飞龙。
经寒不入宫中树,佳气常薰仗外峰。
遥羡枚皋扈仙跸,偏承霄汉渥恩浓。
【注释】
- 未央月晓度疏钟:未央宫在长安城外,这里指京城。月晓:月亮明亮。疏钟:远传的钟声。
- 凤辇:皇帝的车驾,代指皇帝。九重:指皇宫。
- 雪霁山门迎瑞日:雪停了,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迎瑞日:迎接吉祥的日子。
- 云开水殿候飞龙:云开雾散,水殿(指宫殿)中等候着飞龙,指皇帝出行。飞龙:皇帝出行时,仪仗队的龙旗飘扬。
- 经寒不入宫中树:经历了冬天的严寒,但仍然坚韧地生长,不屈服于寒冷。宫中树:指皇宫里的柳树。
- 佳气常薰仗外峰:美好的气息总是弥漫在仗(指仪仗队)以外的山峰上。薰:同“芬”,香气。仗外峰:仪仗队之外的山峰。
- 遥羡枚皋扈仙跸:远远地羡慕张衡(张衡字安世,东汉人,有名士风度)扈从天子出行的威风。遥羡:远而羡慕。
- 偏承霄汉渥恩浓:特别受到天空中的帝王恩泽的厚厚恩宠。霄汉:天空,这里指天子。
【赏析】
这首五言诗是唐代诗人李峤为祝贺李员外在任期间的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对李员外的深深祝福和羡慕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展望。
开头两句,诗人以“未央月晓度疏钟”开篇,描绘了一个清早,月光洒满长安城的景象。紧接着,“凤辇时巡出九重”一句,点明了皇帝的出行。这里的“九重”既指皇宫,也暗含了对皇帝的敬仰和祝福。
第三句“雪霁山门迎瑞日”,描绘了一场雪后初晴的美丽景象。这里的“瑞日”意味着吉祥如意的日子。而“云开水殿候飞龙”,则表达了一种期待和兴奋的心情。这里的“水殿”指的是宫殿前的水池,而“飞龙”则是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
接下来的两句“经寒不入宫中树”,“佳气常薰仗外峰”,则进一步描绘了宫廷内外的不同景色。其中,“经寒不入宫中树”意味着即使是严寒的冬季,宫廷内的柳树依然坚韧地生长;而“佳气常薰仗外峰”则暗示了美好的气息总是充满整个空间,无论是在宫廷还是郊外。
最后两句“遥羡枚皋扈仙跸,偏承霄汉渥恩浓”,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里的“枚皋”是指汉代的张衡,而“仙跸”则是指皇家的车队。诗人表达了对张衡扈从天子出行的羡慕之情,并强调了自己特别受到天空中的帝王恩泽的厚厚恩宠。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使得诗歌更具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