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步青溪几万重,有时共立在孤峰。
斋到盂空餐雪麦,经传金字坐云松。
呻吟独卧猷川水,振锡先闻长乐钟。
回望群山携手处,离心一一涕无从。
【赏析】
《酬郑谏议》是李白在唐肃宗至德年间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是诗人对故交的怀念和答谢。全诗写景状物,意境清幽,风格清新,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
首联:连步青溪几万重,有时共立在孤峰。
“连步”指行走时脚步相随。“青溪”泛指山间清澈的小河或山间小溪。“几万重”形容山峰重叠如海,层层叠叠。“孤峰”意即独耸入云的山峰。诗人在山路上漫步,仿佛与群山相伴而行。
颔联:斋到盂空餐雪麦,经传金字坐云松。
“斋”指寺庙。“盂”是僧徒吃饭用的容器。“雪麦”指僧人吃的饭食。“金字”指佛教经文,“云松”指寺庙中的古树。这两句诗描绘出僧人在寺庙中修行的情景。他斋戒之后,会用盂(碗)装雪白的饭食;饭后,他会坐在寺庙中的古树下,阅读金字经文。
颈联:呻吟独卧猷川水,振锡先闻长乐钟。
“猷川”是地名,位于今四川资中境内,当时属蜀地。“呻吟”指病痛呻吟。“振锡”指僧人敲击锡杖的声音。“长乐钟”指皇宫中的音乐钟声。这两句诗人以僧人的视角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他独自躺在猷川河边,呻吟着身体的痛苦。这时,他已经听到远处传来的长乐钟声。
尾联:回望群山携手处,离心一一涕无从。
“回望”意为回顾往事。“携手处”指诗人与友人曾经共同度过的时光。“离心”意为离别之情。“涕无从”意为眼泪无法表达。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自己对仕途的失望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