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兴至幽寻好,芳草春深景气和。
药院爱随流水入,山斋喜与白云过。
犹嫌巢鹤窥人远,不厌丛花对客多。
醉来倚玉无馀事,目送归鸿笑复歌。
注释: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农历二月。
王补阙:指唐代诗人王之涣,曾任侍御史、殿中监等职。
城东小:指王之涣在洛阳的住所,城东有一座小楼。
兴至幽寻:兴致勃勃地前往幽静之地游玩。
芳草春深景气和:春天的芳草繁盛,气候宜人。
药院:药堂或药房。
山斋:山间的茅舍。
巢鹤:筑巢的白鹤。
丛花:盛开的花丛。
无馀事:没有其他事情需要做。
目送归鸿笑复歌:看着天空中的大雁飞去,不禁微笑并吟诵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七绝。诗人以清新淡雅的语言,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
首句“仲春宴王补阙城东小”,描绘了仲春时节,诗人在城东的小楼中宴请王补阙的情景。这里的“仲春”指的是春季的第二个月,农历二月。而“宴”则是指宴会,这里指的是诗人与王补阙一同在城中的一处小楼中设宴款待对方。这里的“城东小”则指的是诗人所在的位置,即城东的那座小楼。
第二句“王孙兴至幽寻好,芳草春深景气和”。这里的“王孙”是指贵族公子,而“兴至”则是指兴致勃勃地前来。这里的“幽寻好”则是指到那里寻找美好的景致。第三句则是进一步描绘了那里的环境和景色,“芳草春深景气和”则形容了那里的花草繁盛,气候温暖宜人。
第四句“药院爱随流水入,山斋喜与白云过”。这里描绘了诗人喜欢在那里游玩的原因。他喜欢随着流水进入药堂,喜欢与白云在山间度过时间。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第五句“犹嫌巢鹤窥人远,不厌丛花对客多”。这里的“巢鹤”是指白鹤在树上筑巢,而“窥人远”则是指它们的目光锐利,能够洞察人心。这里的“丛花对客多”则是指园中的花卉繁多,可供客人欣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美好景象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欣赏。
第六句“醉来倚玉无馀事,目送归鸿笑复歌”。这里的“倚玉”是指依靠玉制的栏杆,而“目送归鸿”则是指望着天空中飞翔的大雁。这里的“笑复歌”则是指笑着吟诵诗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醉酒后的愉悦心情,以及他在看到大雁归去时的感慨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欣赏。同时,诗中的意象和用词也都非常优美,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