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贤相重英奇,蟠木何材也见知。
不意云霄能自致,空惊鹓鹭忽相随。
腊雪初明柏子殿,春光欲上万年枝。
独惭皇鉴明如日,未厌春光向玉墀。
【解析】
此诗题下原注“时方春,同官中书舍人”。诗写翰林院的春天,以翰林院中的春天来反映整个朝廷春天的气象。诗人通过描绘翰林们春风得意、喜气洋洋的景象,抒发了对朝廷清明盛世的赞颂之情。
首联“同程九早入中书”:意思是说程九,我与你一起早到中书省。程九是当时翰林院的学士,与作者同入中书。“汉家贤相重英奇”,这是全诗的第一句,也是全诗的核心句。汉家贤相重英奇,这句写出了汉代以来的贤良宰相都看重人才。“蟠木何材也见知”,这一句的意思是:那像盘曲的木材一样,有什么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呢?“蟠木”指人才,用“盘曲的木材”比喻,既写出了人才的价值,又表明人才不被重视。
颔联“不意云霄能自致,空惊鹓鹭忽相随。”:这两句说的是自己没有想到,在官场之中能如此得志,而那些才高八斗的人却忽然之间都来追随自己了。“云霄”“鹓鶵”(yuānlù)都是指仕途。“青云得路”,即指在官场之中得志的意思;“鹓鹭”,是古代官吏的一种鸟,这里代指朝廷中一些有才干的人才。
颈联“腊雪初明柏子殿,春光欲上万年枝”:这是描写宫廷中景象的两句,“柏子殿”,是指皇宫中的殿宇。“腊雪初明”,是说腊月刚过,雪花刚刚融化,宫殿里的积雪还没有干,但已经亮堂了。“春光欲上万年枝”,是说皇宫中的树梢上,树枝已经长出嫩芽,好像春天就要来临了。
尾联“独惭皇鉴明如日,未厌春光向玉墀(chí)”: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皇帝的圣明,就像太阳一样明亮,而我却感到惭愧,没有满足皇上对我的期望,我渴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希望在朝堂之上得到皇帝的宠爱。“玉墀”,是指帝王的御道,即朝廷之上。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它写的是自己在翰林院中春风得意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朝廷清明盛世的赞颂之情。诗的前两联主要描写翰林院内春天的景象。前联“汉家贤相重英奇”,点出了翰林院中春天的气象和气氛,同时暗用了《汉书·武帝纪》中汉武帝求贤的典故。后联则写自己在翰林院里得意洋洋、春风得意的样子,同时也借机抒发了诗人对朝廷清明盛世的赞颂之情。
中间两联主要描写翰林院中春天的景象。前联“汉家贤相重英奇”,点出了翰林院中春天的气象和气氛。后联则进一步写自己在翰林院里得意洋洋、春风得意的样子。“云霄”和“鹓鹭”两个词分别用来形容自己的仕途和人才,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在翰林院中地位的认识。
最后两联主要描写翰林院中春天的景象。前联“独惭皇鉴明如日”,点明了诗人对自己的评价——虽然皇帝的圣明像太阳一样光明磊落,但诗人却因为自己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而感到羞愧。后联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清明盛世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