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霁云雷,阳春陶物象。
明牧行春令,仁风助升长。
时和俗勤业,播殖农厥壤。
阴阴桑陌连,漠漠水田广。
郡中忽无事,方外还独往。
日暮驻归轩,湖山有佳赏。
宣城传逸韵,千载谁此响。

奉和张荆州巡农晚望

太清霁云雷,阳春陶物象。

明牧行春令,仁风助升长。

时和俗勤业,播殖农厥壤。

阴阴桑陌连,漠漠水田广。

郡中忽无事,方外还独往。

日暮驻归轩,湖山有佳赏。

宣城传逸韵,千载谁此响。

【注释】
1.太清:天空清澈。霁:雨后天晴。云雷:云层和雷电。
2.阳春:春天,这里指农事开始的季节。陶物:培育作物。
3.明牧:明智的君主。行春令:颁布农事的政令。
4.仁风:仁爱的政治风气。助升长:促进农作物生长。
5.时和:天气适宜。俗:社会风气。勤业:勤劳从事农业生产。
6.播殖:种植、播种。农厥:农民耕田种地。壤:土壤。
7.阴阴:草木茂盛的样子。桑陌:田间小路两旁长着桑树。
8.漠漠:广阔无边的样子。水田:灌溉的水田。
9.郡中:郡内,即荆州境内。忽:忽然。无:无事,没有战事或徭役。
10.方外:指隐居之处。独往:一个人独自前往。
11.日暮:傍晚时分。驻:停留。归轩:归家的车子。
12.湖山:湖泊和山峦。有佳赏:有好景色可供欣赏。
13.宣城:地名,此处借指作者的家乡或故乡。逸韵:优美的诗文。
14.千载:一千年。此响:这种声音。

【翻译】
晴朗的天空下,电闪雷鸣,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明智的君王颁布春令,仁爱的政治风气帮助农作物生长。气候适宜,社会风气崇尚勤劳从事农业生产。茂密的桑树和田边小道旁的长满了桑树,广阔的水田里,农民们正在辛勤耕作。荆州境内忽然没有战事或徭役,他独自一人前往隐居的地方。傍晚时分,他在归家的路上停下,欣赏着湖光山色,心中充满愉悦。他的诗篇优美动听,流传千年,谁能与这样的声调相媲美?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荆州巡查农业工作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荆州的自然风光和农事活动的描绘,表现出了他对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