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人何苦调,饮水仍布衾。
烟火昼不起,蓬蒿春欲深。
前庭少乔木,邻舍闻新禽。
虽有徵贤诏,终伤不遇心。

注释:

陈季壁:人名,这里指作者的朋友。郢人何苦调:郢(yǐng)人,即楚国人。郢人何苦调,比喻朋友之间相互交往、互相帮助。饮水仍布衾:喝冷水仍穿着棉布被子。比喻生活贫寒,生活清苦。

烟火昼不起,蓬蒿春欲深:烟(xiān)火,炊烟。昼(zhòu),白天。不起,停止。蓬蒿(hāo háo),蓬草和蒿草。春欲深,春天将要过去。

前庭少乔木,邻舍闻新禽:前庭,庭院里。乔木,高大的树木。邻舍,邻居。闻新禽,听到新来的鸟鸣声。

虽有徵贤诏(zhào),终伤不遇心:征贤诏,召见贤能之士的诏书。不遇心,不被赏识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赠之作,诗人通过描写陈季壁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同情之情。

首句“郢人何苦调”,诗人用楚国人比喻朋友之间相互交往、互相帮助。这里的“郢”是指楚国的一个地名,也代指楚国人。“何苦调”则是诗人对朋友的一种安慰和鼓励,意思是说,你不用太担心,我们会互相帮助,共同度过难关。

诗人用“饮水仍布衾”来描绘陈季壁的生活状况。这里的“饮水”指的是喝冷水,而“布衾”(bù jīn)则是用棉布做的被子。这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陈季壁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同情和关心。

接下来的几句诗中,诗人又通过描写陈季壁周围的环境来进一步描绘他的生活状况。“烟火昼不起”描述了白天里烟雾缭绕的景象,而“蓬蒿春欲深”则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情景。这些诗句都充满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最后两句中,诗人用“征贤诏”来暗示朝廷召见贤能之士的诏书已经发布,而“终伤不遇心”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能得到赏识的遗憾和担忧。这两句诗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命运的关注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绘陈季壁的生活状况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和同情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