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赠阙下》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注释:
- 二月:春季的第二个月,指二月。
- 黄莺:黄褐色的小鸟,春天常见的一种鸟类。
- 飞上林:鸟儿飞翔在林间空地上。
- 春城:春天的城市。
- 紫禁:紫微垣,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
- 晓阴阴:早晨天色阴暗,这里形容春日清晨的宁静。
- 长乐钟声:长乐宫里的钟声悠扬回荡。
- 花外尽:花朵之外的声音逐渐消失。
- 龙池:皇家的园林,位于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
- 雨中深:雨后景色显得更加幽深。
- 阳和:阳光和煦,温暖。
- 霄汉:天空,这里比喻皇帝的朝廷。
- 捧日心:像捧着太阳一样,比喻忠心耿耿。
- 献赋十年:作者十年来一直在努力献赋求仕。
- 犹未遇:仍然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人。
- 羞将白发对华簪:不忍心用头发去装饰帽子,因为头发已经变白了。华簪是古代贵族男子头上戴的一种装饰品,用丝绸制成,上面有精美的花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忠诚和希望得到赏识的愿望。首句“二月黄莺飞上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黄莺在林间自由飞翔,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第二句“春城紫禁晓阴阴”,描写了春日清晨的紫禁城,暗示着皇帝的权威和地位。第三、四句“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描绘了宫廷内外的景象,长乐宫的钟声和龙池的柳色都透露出皇家的气息。第五、六句“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遗憾。第七、八句“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反映了作者十年来的困境和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境遇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前途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