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
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
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鞞惊。
朔风悲边草,胡沙昏虏营。
霜疑匣中剑,风惫原上旌。
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
诗句解析:
- 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 描述了秋天的明月高悬于夜空,明亮的月光映照着辽阳城的轮廓。
- 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 描绘了随着视线的开阔,月亮的光芒变得明亮而圆润,同时风中产生的光环也愈发明显。
- 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鞞惊: 表达了士兵们因思念家乡而感到忧愁,战马听到战斗鼓声(鞞)后也显得惊慌不安。
- 朔风悲边草,胡沙昏虏营: 描述了寒冷的北风吹拂着边境上的草地,使得远处的敌军军营在黄昏时分显得模糊不清。
- 霜疑匣中剑,风惫原上旌: 通过将霜比喻为剑和将风形容为旗帜,增强了诗句的意象感,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牺牲的哀伤。
- 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 表达了希望早日结束战事,回到安宁的生活中去,不再听到战鼓和兵器的声音。
译文:
明亮的秋夜,月光洒满辽阳的城墙。
随着视野的开阔,初升的月亮光芒圆润而明亮。
士兵们望着远方的家乡满怀忧伤,
战马听到鼓声便吓得惊慌失措。
北方的寒风吹动着边地的草,
黄昏时分敌营在胡沙漠漠中显得模糊不清。
我怀疑那冷冽的霜是剑刃,
风吹得旌旗无力,战场上一片混乱。
盼望着早日见到朝廷,
不再听到那嘈杂的战鼓与兵器之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边疆夜景及战争情景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秋夜、月光、秋风、战场等元素的描述,构建出一个凄清而又紧张的战争场景。诗中的“横吹曲辞”是指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常用于表达士兵的情感和边疆的荒凉景象。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士们在边关的孤独与辛酸,同时也表达了他们期盼和平的渴望。整体来看,诗中的意象与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战争画面,令人深感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