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孤城月上迟,相留一醉本无期。
明年此夕游何处,纵有清光知对谁。

【注释】

对月答袁:即“对月有感”之意,是诗人在与友相别之后,面对皓月所抒发的思友之情。袁:指袁晖,字景山,中牟人,唐宪宗元和年间进士及第,曾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

孤城:指中牟县(今河南省郑州中牟县)的县城。孤城:形容城中只有一座城池,没有其他的居民。

迟:缓慢,迟滞。

相留一醉:意谓与朋友相约同饮一杯美酒,畅叙离情。留:留住,留住朋友共饮。

本无期:本来没有确定的相聚时间。期:约定的时间。

明年此夕游何处?:第二年的这个夜晚,我该到哪里去游玩呢?此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时光的无奈和迷茫。

纵有清光知对谁:即使月光再明净,也只会照耀着我一个人,又该对着谁?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末冬初时所作。当时作者正在徐州任掌书记官。据《唐诗纪事》卷四十二记载:“袁晖,河南人。尝以书谒徐铉,铉不纳而还之。后数日,其妻出见,乃赠诗云:‘莫道丈夫志四方,妾心犹忆在闺房。如今相见无相识,何似当初识旧乡。’因请为赋,遂成佳什。”可见袁晖是一位颇有才情的人,他的这首赠别诗写得非常优美,给徐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徐铉则把这首诗送给了白居易。白居易读后,不禁感叹不已:“‘莫道丈夫志四方,妾心犹忆在闺房。’此语真堪传不朽,愿公永保岁寒松。”于是,他写下这首酬答诗,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山下孤城月上迟”,描绘出一个寂静的夜晚,一轮明月缓缓升起的景象。这里的“孤城”指的是中牟县城,一个没有邻居的孤独之处。而“月上迟”则形象地表现了月亮升起的速度缓慢,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悠长的感觉。诗人以这样的场景作为背景,为下文的抒情铺垫了基调。

“相留一醉本无期”,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深厚,但却因为某种原因无法相聚,只能借酒消愁。这里的“相留一醉”既表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而“本无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奈和遗憾。

接下来的“明年此夕游何处,纵有清光知对谁”,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时光的担忧和迷茫。他认为,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法摆脱孤独和寂寞的感觉。而“纵有清光知对谁”则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情感的无奈和悲凉。尽管月亮皎洁明亮,但它也无法照亮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夜晚的孤城、明月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友情易逝的感慨。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意境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