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塘争赴荡舟期,行唱菱歌著艳词。
为问东山谢丞相,可能诸妓胜红儿。

诗句原文: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断百花鲜。
马嵬好笑当时事,虚赚明皇幸蜀川。
金谷园中花正繁,坠楼从道感深恩。
齐奴却是来东市,不为红儿死更冤。
陷却平阳为小怜,周师百万战长川。
译文及注释:

  1. 诗作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杜红儿的美貌和才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红儿的赞美之情。在对比中展现了红儿的美丽与智慧,使得红儿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诗中的“暖塘争赴荡舟期”描绘了一幅温暖的池塘边人们欢乐游玩的画面,展现了人们的生活情趣。而“不为红儿死更冤”则表达了诗人对红儿命运的同情和感慨。

  2. 创作背景:据《唐诗纪事》记载,罗虬的这首“比红儿诗”是为雕阴(故城在今陕西富县北)杜红儿所作的。他通过古代众多美女与杜红儿进行比较,展示了杜红儿的美丽魅力。这种修辞法被称为“尊题”,即选择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与杜红儿进行比较,从而凸显杜红儿的美。全诗共百首,全部使用七言绝句的形式,展现了罗虬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审美趣味。

  3.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对比展示红儿的独特魅力。作者不仅选取了古代众多美女与红儿进行比较,还强调了红儿的美丽与智慧,使得红儿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诗人通过对红儿命运的同情和感慨,表达了对红儿的赞美和祝福。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巧妙运用了“尊题”格,选取古代众多美女与杜红儿进行比较,展现了杜红儿的美丽魅力。同时,诗人通过对红儿命运的同情和感慨,表达了对红儿的赞美和祝福。此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美丽的抒情诗,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与文化探索。它让我们看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美丽,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