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月纤纤映碧池,池波不动独看时。
凝情尽日君知否,真似红儿罢舞眉。
【注释】
比红儿诗:即《初月》,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七绝。
纤纤:细长貌。
碧池:青绿色,清澈见底的水潭。
真似红儿罢舞眉:真像红儿停舞时皱起的眉毛。
赏析: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人。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后人集其诗成《王昌龄集》。他的边塞诗气势壮大,格调雄浑,色彩瑰丽,音韵和谐流畅,富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他的宫怨诗清丽自然,感情真挚。这首诗就是他写的《初月》。
“初月纤纤映碧池”,以“初月”为题,是因为它是新月。“碧池”则是指水潭。碧绿清澈的水面上,一轮弯弯的新月,显得十分娇小。
“池波不动独看时”,水面没有一点涟漪,只有一轮新月静静地照着碧池。诗人一个人静静地看着新月出浴,久久不忍离去。
“凝情尽日君知否?”“凝情”就是凝望的意思,诗人凝望着新月,久久地沉思。他凝望着那一轮明月,直到天黑了才离开。他凝望着那一轮明月,直到天黑了才离开。
“真似红儿罢舞眉。”这里的“红儿”指的是唐朝皇帝的宠妃杨贵妃。杨贵妃曾因安禄山发动叛乱,被逼入宫。玄宗皇帝为了安慰她,特地在宫中为她修建了一座离宫,称为“太真院”。后来杨贵妃在马嵬坡事变中被杀,玄宗皇帝悲痛欲绝,于是下令将这座离宫改为“沉香亭”,并在亭内立碑纪念。
“真似红儿罢舞眉”,意思是说,这轮明月好像杨贵妃停止舞蹈时的眉头一样美丽动人。
王之涣的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诗人用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