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门外陌铜驼,两畔分栽此最多。
欲到清秋近时节,争开金蕊向关河。
层楼寄恨飘珠箔,骏马怜香撼玉珂。
愁杀江湖随计者,年年为尔剩奔波。
【注释】
槐花:槐树的花,又称木犀花。
行宫门外陌铜驼:行宫门外有铜铸的骆驼。
两畔分栽此最多:在行宫门外两侧栽种最多。
争开金蕊向关河:争先开放金色的花儿向关河远望。
层楼寄恨飘珠箔:在楼阁上寄托哀愁,随风飘散着珠帘。
骏马怜香撼玉珂:骏马因怜惜花香而震动着玉饰的马鞍。
愁杀江湖随计者:愁苦得让随计的人感到难过。
【赏析】
这是一首写槐花的诗。
首句“行宫门外陌铜驼”,点明题意。行宫是唐玄宗为安禄山修建的行馆,故址在今陕西凤翔县南,距长安不远,所以称其为“行官”。行宫外有铜铸的骆驼,是当年玄宗巡幸时所乘之物,也是诗人笔下的槐花之象征物。次句“两畔分栽此最多”承首句而来,进一步描写了槐树之盛。“分栽”,指分布、种植。“最多”,指数量大。这二句写景,以“两畔分栽”和“此最多”两个词语,把诗人眼中的槐花写得生机勃勃、繁盛无比。第三句“欲到清秋近时节”承接上句而来。诗人想象到了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季节,此时,槐花已开,满院都是。“清秋”一词,暗含诗人的主观感受,也暗示出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第四句“争开金蕊向关河”紧承上句而来,写槐花盛开的景象。“争开”,形容槐花争相开放的情景。“金蕊”,指槐花的颜色金黄如金。“关河”,指潼关黄河一带。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秋天来临之时,那满院盛开的金蕊槐花竞相怒放,远远望去,就像黄河两岸的一片金浪。“关河”一词,暗含诗人的主观感受,也暗示出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喜爱。最后两句“层楼寄恨飘珠箔,骏马怜香撼玉珂”和前面几句遥相呼应。诗人想象到了自己站在楼上,面对着盛开的金蕊槐花,不禁感慨万分,于是将心中的忧愁化作了飘飞的珠子,洒满了整个楼阁;又想到骏马在槐花丛中驰骋,马蹄踏碎了花瓣,仿佛也在为自己的命运担忧。这两句是诗人的自况之辞:他既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却又身不由己,只能寄情于这满院开放的金蕊槐花,任凭它们飘荡在楼阁之间。“愁杀”二字,更是将诗人内心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愁杀江湖随计者,年年为尔剩奔波”则是对全诗的总结概括。诗人以“愁杀”二字结束全篇,抒发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无法实现自己抱负的痛苦心情。这首诗通过对槐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