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东归泽国遥,曲江晴望忆渔樵。
都缘北阙春先到,不是南山雪易消。
瑞影玉楼开组绣,欢声丹禁奏云韶。
虽然未得陪鸳鹭,亦酹金觞祝帝尧。

【注释】

故国:指长安。东归泽国遥,曲江晴望忆渔樵:故国在长安东边,远离家乡,在曲江的景色下遥望故乡,怀念家乡的渔人和樵夫。都缘北阙春先到,不是南山雪易消:京城的春天比南方来得早,而南山的积雪却很容易融化消散。瑞影玉楼开组绣,欢声丹禁奏云韶:皇宫中的楼阁上映照着吉祥的光芒,彩绣的衣裳华丽绚烂。宫中奏起美妙的音乐,庆祝皇帝的生日。虽然未得陪鸳鹭,亦酹金觞祝帝尧:虽然未能陪伴鸾鹤等祥鸟,也敬酒祭奠金杯向天祝祷皇帝长寿。銮:皇帝的车驾。鹭:传说中的神禽,此处指帝王之鸟。酹: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以酒洒地为祭。尧:传说中上古圣明的君主,这里借指唐玄宗。

【赏析】

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当时王昌龄在长安任监察御史。诗中描绘了诗人在长安城西曲江畔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清明政治、国家安定富强的热切希望和美好祝愿。全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首句“故国东归泽国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极目远眺,只见故土在东方遥不可及。这里的“故国”,既指的是长安,又隐喻着大唐王朝。诗人通过“东归”二字,巧妙地点出了自己远离故土的孤寂与悲凉。

颔联“都缘北阙春先到,不是南山雪易消”承上启下,深化主题。诗人进一步展开想象,将目光投向了北方的长安城。他发现,京城的春天总是先于南方而来,而那南山上的积雪却容易消融消散。这两句不仅生动地描绘出长安城的独特风貌,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两句也暗含着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忧虑:既然京城的春天如此早来,那么那些潜藏的祸乱又该何时能平息呢?

颈联“瑞影玉楼开组绣,欢声丹禁奏云韶”则转入室内景象。诗人描绘了一个华丽而庄重的场景:皇宫中的楼阁上映照着吉祥的光芒,彩绣的衣裳华丽绚烂,宫人们正奏起美妙的音乐,庆祝皇帝的生日。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大唐帝国的繁荣盛世和皇室生活的奢华,也反映出诗人对朝廷清明政治、国家安定富强的热切期待。

尾联“虽然未得陪鸳鹭,亦酹金觞祝帝尧”则是诗人的自我抒情。虽然他未能陪伴鸾鹤等祥鸟,但也要敬酒祭奠金杯向天祝祷皇帝长寿。这既是诗人对自己身份地位的一种肯定,也是他内心深处对皇帝的忠诚与热爱的体现。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人民幸福的深切关注与担忧。

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景相生,既有宏大的气象,又有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王昌龄作为“诗家天子”(杜甫语)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