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前月色与蛩声,阶上愁人坐复行。
秦谷入霜空有梦,越山无计可归耕。
穷途若遣长堪恸,华发无因肯晚生。
不似扁舟钓鱼者,免将心事算浮荣。
秋夕旅怀
阶前月色与蛩声,阶上愁人坐复行。
秦谷入霜空有梦,越山无计可归耕。
穷途若遣长堪恸,华发无因肯晚生。
不似扁舟钓鱼者,免将心事算浮荣。
注释:
- 阶前月色与蛩声:在阶前月光和蟋蟀的叫声中度过一天。
- 阶上愁人坐复行:坐在阶上来回踱步,心情烦闷,愁绪满怀。
- 秦谷入霜空有梦:进入秦州的山谷后,看到一片被霜打的景色,心中却只有梦中的景象。
- 越山无计可归耕:回到越山,却没有合适的方法去耕作。
- 穷途若遣长堪恸:处于困境的时候,即使想摆脱也无法忍受内心的痛苦。
- 华发无因肯晚生:由于年岁已高,头发变白了,也不愿意去追求功名富贵。
- 不似扁舟钓鱼者:不像那些驾着船在江上钓鱼的人那样悠闲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所写。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和理想的深深思考。
首联“阶前月色与蛩声,阶上愁人坐复行。”描述了诗人在月光下漫步的情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景和自己的孤独。而“阶上愁人坐复行”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因为他无法摆脱这种忧愁的情绪。
颔联“秦谷入霜空有梦,越山无计可归耕。”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前途的迷茫。他看到秦州山谷中满是霜气,但心中的梦却是虚无缥缈的;而越山虽然美丽,但却没有合适的方法去耕耘。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颈联“穷途若遣长堪恸,华发无因肯晚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感慨。他认为自己已经到了人生的尽头,已经无法再追求更高的境界了。同时,他也感叹自己已经老去,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奋发有为。
尾联“不似扁舟钓者,免将心事算浮荣。”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态度进行了反思。他认为自己不如那些驾着小船在江上钓鱼的人那样悠闲自在,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烦恼。诗人认为这些烦恼都是源于名利的追求,因此他决定放下这一切,不再去考虑这些外在的东西。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理想的深深思考。它既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气质,又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