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已休兵,寒云愁未歇。
血染长城沙,马踏征人骨。
早得用蛾眉,免陷边戍卒。
始知髦头星,不在弯弓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古塞下
百战已休兵,寒云愁未歇。
译文:经过无数次的战斗,士兵们已经休息完毕,但仍有寒冷的云层笼罩着大地,人们的忧愁还未消散。
注释:古塞下,指边关。古塞,指边关的要塞。百战,经过无数次的战斗。休兵,休息。寒云,寒冷的云层。愁未歇,人们的忧愁还未消散。
- 血染长城沙,马踏征人骨。
译文:战场上,鲜血染红了长城的沙土,士兵们的尸骨堆积如山。
注释:血染长城沙,形容战争的残酷。长城,中国古代的军事防线。沙土,指战场的沙土。马踏征人骨,形容士兵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 早得用蛾眉,免陷边戍卒。
译文:如果能够早日结束战争,就能避免士兵们陷入边关,成为边疆的士卒。
注释:蛾眉,指美丽的女子,这里用来比喻和平安宁的生活。用蛾眉,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早得用蛾眉,意思是尽早结束战争。免陷边戍卒,意思是避免士兵们陷入边关,成为边疆的士卒。
- 始知髦头星,不在弯弓没。
译文:终于明白,那些头顶彗星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够弯弓射箭而被人们所熟知。
注释:髦头星,指的是彗星。弯弓没,指弯弓待发。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关战场的惨烈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血染长城沙”、“马踏征人骨”等,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艰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和平,避免战争的破坏。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