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之推贤,于世何功果。绝尔晋侯交,禁我唐虞火。
国闭檀榆烟,大礼成隳堕。暗室枯槁饭,冷面相看坐。
阳升既非佑,阴伏若为佐。焉冻群生腹,将止天下祸。
但究冤滥刑,天道无不可。鄙哉前朝翊赞臣,吁谟之规何琐琐。

【译文】

是谁说推贤举能,世间功绩如何。你断绝了晋侯的交好,禁止了我唐虞的火种。

国家关闭檀榆之烟,大礼完全被破坏。在黑暗中枯槁吃饭,冷冰冰的面孔相坐。

阳光升起并不能保佑,阴气潜伏又怎能作为辅助?为什么冻伤百姓肚子,将止天下之祸。

只是追究冤枉滥刑,天道没有不可。前朝辅佐君主的臣子,他们的谋略多么琐碎。

【注释】

断火谣:相传春秋时期,晋国有大夫祁黄羊推荐其子祁午为帅才,而祁午的儿子祁奚请求代行。祁黄羊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后用“断火谣”比喻公正无私。

谁谓之推贤:谁说是推举贤能之人。谓:称,说。

于世何功果:对于世上有什么功效呢。

绝尔晋侯交:断绝与晋国国君的关系。

禁我唐虞火:禁止我唐、虞时代的火种。

国闭檀榆烟:国家关闭了檀榆之烟,檀榆:指柏木,古代用于祭祀时焚烧。

大礼成隳堕:大礼完全被毁坏。隳:毁坏。

暗室枯槁饭:在黑暗中枯槁吃饭。喻指处身困境,不能谋生。

冷面相看坐:面对别人冷冰冰的面孔坐着。比喻处身处境十分险恶。

阳升既非佑:阳光升起也不能保佑。即“阳升非佑”。

阴伏若为佐:阴气潜藏又能做什么帮助。阴伏:指隐藏起来或处于不显眼的地位。佐:助。

焉冻群生腹:哪里冻伤民众的肚子。焉:疑问代词。冻:使……受冻;使……受苦。

将止天下祸:将要止息天下的祸患。止:停止。

但究冤滥刑:但是追究那些冤枉而滥用刑罚的人。究:追究。

天道无不可:天道没有不可以的。

鄙哉前朝翊赞臣:多么卑鄙啊,前朝辅佐君主的臣子。

贱:鄙视。翊赞:辅佐、赞助。贱:贬低。

吁谟之规:商讨、谋划之道。

何琐琐:又是多么琐碎呀。琐琐:细小琐碎。

【赏析】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全诗通过揭露当时的政治腐败,表达了对正直之士遭受迫害的愤慨之情。

第一句“谁谓之推贤”,作者以反诘的语气指出:“谁曾说过要推举贤能的人?”这里表面上看似在问晋侯(晋文公)是否推举贤人,实则在讥刺他违背了先王之道,破坏了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作者认为,真正的贤者应该像春秋时期的祁黄羊那样,荐贤而不拘小节,推举自己的儿子,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牺牲国家的大义。这种精神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然而,现实却是“断火谣”,没有人敢这么做。

第二句“于世何功果”,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观点,即推贤举能是治国安邦的根本,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装饰。作者指出,如果大家都不敢这样做,那么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前途可言呢?因此,作者呼吁大家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句“绝尔晋侯交”,继续批判那些阻碍推贤举能行为的人。作者认为,这些人就像晋侯一样,为了一己之私而不惜损害国家的大事。这种小人行径实在令人痛心疾首。同时,作者也借此暗示,只有摒弃个人的小利益,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大利益。

第四句“禁我唐虞火”,则是对当时社会的进一步指责。作者认为,当时的社会已经被黑暗所笼罩,人们的心灵也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很难看到光明和希望,更不用说去追求进步和发展了。因此,作者呼吁大家要拨开心灵的迷雾,重新点燃内心的激情,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第五句“国闭檀榆烟”,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黑暗时代的景象。檀榆之烟象征着国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和荣光,只剩下一片死寂和荒芜。在这里,作者用“国闭”二字形容国家已经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无法再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和援助。而这种局面正是由那些阻碍推贤举能行为的人所造成的。他们不仅自己独善其身,还企图阻止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实在是可恶至极。

第六句“大礼成隳堕”,是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深刻揭示。这里的“大礼”指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礼仪规范。而“隳堕”则表示这些根本制度和礼仪规范已经被严重破坏,无法再得到有效的维系和执行。作者指出,正是因为这些人的自私和狭隘导致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下降,使得国家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和挑战。

第七句“暗室枯槁饭”,则进一步揭示了这些人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在黑暗的房间里,他们只能枯槁地度过每一天,过着饥肠辘辘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无疑是非常痛苦的。然而,更令人痛心的是,他们还要面对那些冷漠无情、面无表情的面孔。这种遭遇使他们倍感无助和绝望,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命运的折磨。

第八句“冷面相看坐”,则是对这些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他们在面对他人时总是保持一副冷漠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冷酷无情。这种态度让他们感到极度的孤独和无助,仿佛整个世界都离他们而去。同时,这种态度也让他们对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敌意和仇恨,无法真正融入社会之中。

第九句“阳升非佑”,则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这里的“阳升”指的是太阳升起,象征着希望和生机。而“非佑”则表示这些希望和生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珍惜。相反,它们反而被一些人视为负担和累赘而被丢弃一旁。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无序,也暴露了某些人的自私和贪婪。

第十句“阴伏若为佐”,则是对当时社会的另一种批判。这里的“阴伏”指的是隐藏和潜伏的状态,象征着某种力量或势力的暗中活动和影响。而“若为佐”则表示这些力量或势力试图借助某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由于它们的阴谋诡计和手段太过隐秘和狡猾,所以往往难以被察觉和发现。同时,这也说明当时的社会环境已经变得非常复杂和多变,需要警惕并防范各种潜在的威胁和风险。

最后两句“焉冻群生腹,将止天下祸”,则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总结和概括。这里的“焉冻”指的是寒冷和冻饿的状态,象征着许多人因为饥饿和寒冷而无法生存下去。而“将止天下祸”则表示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和改善的话将会给整个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作者呼吁大家要关注民生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来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国家的强大和稳定繁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