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骢少年舞双戟,目视旁人皆辟易。
百战能夸陇上儿,一身复作云中客。
寒风动地气苍茫,横吹先悲出塞长。
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浆。
前锋直指阴山外,虏骑纷纷胆应碎。
匈奴破尽人看归,金印酬功如斗大。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孙百刚,字公辅,号东山。元朝将领,随大军南征北战,屡建战功。此诗即写他赴边塞的行役情景。全诗以“送”为题,从饯别入手,先写饯别时的场面,再写赴边途中的情景和心理感受,最后点明此行的目的。诗中描绘孙百刚英武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这位英勇将士的敬佩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流畅,意境雄浑壮阔,气势宏大悲壮,富有感染力。

【注释】

黄骢:黄色的骏马。古时以马色分贵贱,黄马为上等。少年:年轻。双戟:两把长矛。目视旁人:指孙百刚目光如炬,气宇轩昂,令旁人望而生畏。陇上儿:指陇西一带出生的人。云中客:指到云中(今甘肃武威)去当将军的人。陇上儿:泛指陇西一带出生的人,陇西地区在今甘肃东南一带。寒风动地:形容天气寒冷,寒风吹动大地。苍茫:苍凉、辽阔。横吹:一种乐器名,这里指军乐。先悲出塞长:指出征时军乐凄切,催人泪下。敲石军中传夜火:指军队夜间敲击石块发出的声音,用来照明或取暖。斧冰河畔汲朝浆:指军队在河边用斧头砍冰块取水饮用。前锋:指军队最前面的部分,也指军队中最勇敢的战士。阴山外:指阴山以北的边疆地带。虏骑纷纷:指敌虏的骑兵不断进逼。胆应碎:形容敌人胆怯,不敢前进。匈奴破尽人看归:指打败了匈奴以后,人们欢呼着凯旋归来。金印酬功:表示自己功劳显赫,朝廷赐给黄金制成的印章作为奖赏。斗大:形容印章很大。

【译文】

年轻的将军骑着黄色的骏马,挥舞双戟威震四方。他的目光炯炯有神,令众人都感到恐惧。

百战沙场的勇士,能夸称陇上的子弟;如今他又成为云中的将军,驰骋疆场。

寒冬凛冽,大地苍茫,军乐悲切,催人泪下;夜晚敲石取火,早晨用冰块解渴。

勇往直前的前锋,直指阴山之外,敌军的骑兵纷纷胆怯而退。

匈奴被彻底消灭,人们欢呼着胜利而归,他们捧着金光闪闪的大印欢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